最近又收到了不少朋友的私信。
虽然汇率变动、海运费和原材料价格上涨,外在的环境成天在变,但大家纠结的问题,似乎还是那些。
SOHO的我,收到朋友合伙的邀请,要不要答应?
B2B和B2C,该怎么选择?
01
是继续SOHO
还是和朋友合伙?
先给大家分享一个我学员的故事,她是做C端的SOHO,收到了朋友合伙的邀请,不知道能不能接受。
这位学员的原话如下:
毅冰老师您好,我是您的学员Tina。我现在是SOHO,主要做的是C端,目前只做了三四个月,小有起色,年后准备和老公一起做,因为一个人的精力有限。
我一个很好的朋友和我们做的产品一样,她做了两年多,发展的还不错,有自己三四个人的团队,年入将近200 万。
我做这个产品也是因为看到她赚钱了。
她目前想壮大自己的团队,但是发现自己有很多局限性,比如不懂管理,招不到人,精力有限,一直想找靠谱的合伙人。
朋友思考了很久,想拉我们小两口合作,股份五五分(她50%,我们50%)。
她的优势是运营加财务,我的优势是招聘和团队管理,我老公则需要处理一些杂事,如打包,采购以及一些应酬什么的。
我很想和她合作,因为这样我们会成长得更快;如果明年我们自己干也会遇到SOHO 的很多问题,而她已经摸索过来了。
但是我也害怕合作中会出现很多分歧,如果解散了友谊会不会受影响呢?所以想请您指点一二。
02
先分析现状
做C端各有利弊
我是这样回复她的。
有些产品,的确是适合C端的。比如一些3C类产品,比如一些设计类产品,比如一些高附加值的定制类产品,C端的生意其实特别好,而且利润还不错。
如果你的产品,可以解决物流环节的高成本,并且有一定附加值,或者说,是针对消费者的热门产品,C端完全是SOHO可以做的事情。
但是我在课程中,也反复强调,C端的问题在哪里?
在于你的时间精力,很快会饱和。你一天就那么多时间,你只能服务那么多客户,这就是一个现实问题。
这就好比做淘宝,不是说你东西放上去,客户就会自主下单那么简单的。
很多客户会提问,会有各种要求,比如什么时候发货?比如有没有现货?比如能不能发某某快递?比如有没有折扣?比如退换政策等等,这就需要占据时间去回复和处理。
而跨境电商的做法也是一样的,自主下单的客户的确很多,但同样还有大量客户,需要你反复去回复,去应对,去处理,去服务。
而这些都要占据大量的时间,时间就是你的成本。
此外,除了客服环节,除了接单环节,还要应对产品的把控,要处理发货,要解决售后,其实非常非常忙,这不是开玩笑。
所以C端的瓶颈,你很快会发现。这就如你所说,你朋友发展还不错,有三四人的团队,年入200万,但是依然很难壮大的原因。
03
关于合伙
权责一定要分清
你的加入,深度合作,甚至合伙,不是不可以,但是权责一定要分清楚。
我一直认为,合伙,考验的是你对于对方是否有足够的了解,双方的态度跟格局,是否足够。
有些人很计较,有些人很自私,这些就一定不是合伙的要素。不是说对方能力强,就值得合伙的。
也许,你当成事业来做,但对方或许把你当成她的踏脚石,她的员工,并不认可你的付出和价值,这就很难衡量了。
当然,我说的都是假设性问题,你自己了解对方,要自己衡量,究竟合不合适,值不值得尝试。
你们的优势不同,而且有互补,这一点,是比较吸引我的。
她对于运营比较专业,也懂财务,但是招聘和团队管理这块,比较弱,但这又是你比较擅长的。
而一人50%的比例,如果有详细的合同约束,明确双方的工作职责,收入分配,我觉得并没有问题,试错成本也不高,完全可以尝试。
如果合伙,等于借助了别人的资源,减少了试错成本,同时缩短自己摸索的时间,这是对的。只要对方这个人,没有什么问题,也的确有诚意去合伙,不妨试试看。
至于你是否需要all in,你老公是全面介入,一起干?还是相对保守一些,继续工作,但适当帮忙?
就看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,以及如何跟合伙人探讨了。
解散,怎么说呢,任何的合伙,都有散伙的可能。毕竟这是做生意,未来的事情谁知道呢?
这只是假设性问题,考虑这个没有意义。但是你不能因为一个可能性,因噎废食,也是没有意义的。
既然彼此知根知底,不妨把丑话说在前,把可以设想到的问题,都摊开来说清楚,不要不好意思。
说清楚是没有问题的,但是做了以后,再去谈各种问题,反而会伤害彼此的友谊。
04
友情提醒
SOHO不要夫妻一起做
再补充一点我自己的想法,我一直建议,SOHO不要两夫妻一起做,这就等于双方上一条船,对于家庭而言,这是挺危险的。
虽然SOHO可能成本并不大,但是从风险等级上讲,还是比较高的。
因为这也是创业,只不过是相对低成本的创业,但创业本身,就是九死一生的事情,这一点必须要明确。
所以在可以的情况下,我建议一个人攻,一个人守。
如果你要SOHO创业,去应对不确定性,那你老公或许就要相对保守一些,一份稳定的工作,给家庭提供基本的收入,就十分有必要。
万一SOHO需要一段时间的沉淀和积累呢?万一短期内并没有太大起色呢?这都是有可能的。
如果夫妻双方,一个人收入稳定,可以解决家庭开支,可以cover房贷,那另一个人就不会有太大压力,心态上会好很多,可以全力以赴去创业。
等创业相对稳定后,这一方再辞职,进入自家的生意,这样相对稳一点吧。
当然这只是我的想法,我这人偏保守,从来都没有什么大的冒险。
05
考量机会成本
把精力投入到更有价值的事上
关于你老公处理杂事这部分,我认为,采购是很重要的工作,的确不能假手于人;应酬,跟供应商和服务商打好交道,也是有必要的。
但是这两块,在公司发展的初期,需要占据的时间,并不是太多。而打包,的确会占据大量的时间。
但是你想,如果打包这样的事情,你没有外包,没有让公司的小职员或者助理去处理,是不是太不划算了?这就是机会成本的考量啊。
假设你老公一个月的收入是两万块,那按照20天计算,等于他每天薪水1000块。再按八小时平均,他每小时薪水125块。
用125块一小时的薪水去打包,是不是让助理做更划算?或者雇佣临时工更划算?
他的时间,就应该做更有价值的事情,去产生更高的收益。
比如贸易公司,为什么一个业务员做得业绩好了,老板要给她配助理去跟单?
道理是一样的,因为她产出高,自然要把更多精力,投入在开发和客户维护上,至于跟单的事情,就不能占据她的时间,就要分流给收入低的同事去处理。
最后,
其实许多朋友在私信提问的时候,心里都已经有答案了。这时候,可能大家需要的,更多的是一点信心和支持。
如果让你不要做,或许永远会让你有一根刺,会反复纠结这件事情,如果做了,会不会更好。
这就是很难证伪的,因为任何选择,都一定有风险,这是肯定的。
但是没做过,谁也不知道结果如何。
所以与其纠结,不妨给自己一个机会,试试吧。
希望能听到大家越来越多的好消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