毅冰®

拿下多少订单,才能算优秀的外贸人?

想象一下:

你有一个跟进了很久的客户,什么都满意,结果最后只下了一个小单,甚至还不够起订量,你会是什么心情?

前段时间有个朋友找到我,他因为这个事情,感到非常挫败,甚至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怀疑。

其实完全不必如此,尤其对于新人而言,外贸人的能力根本不是由一两个订单决定的。

做外贸,是一场持久战。

01
客户的目标价

先来看看这位朋友的经历吧:

冰大你好,我们跟进了一个客户,从认识再到打样快有大半年,并且客户也来了我们工厂考察,对我们的产品和工厂都是比较满意的。

后来,为了让客户对我们的品质放心,我们还根据客户寄来的样品再次打样,给他们寄了过去。

上周四,我们按照约定在上海见面,确认了样品并谈了价格的相关事宜。

客户对于我们的产品质量是满意的,价格经过几回合的拉锯战也谈妥了,但最后的数量却减了一大半,差不多是我们的最低起订量了。

这个结果对我的打击还挺大的,这个客户跟进了有大半年,怎么最后才下了一个起订量呢?

另外还有一点,由于我们的产品是宠物包,客户提出产品包装还需要待定,等他们回去之后再商量决定。

这让我更加忧心了,这是不是说明,就连MOQ都还是待定的呢?

这个订单充满了不确定性,我现在很焦虑,就怕这个订单最后被取消了。

当然,接下来我会全力以赴的跟进这个订单,但是我也想问问冰大,是不是我还有哪里做的不够好?

毕竟这个客户我下了很大功夫去跟进的,搜集了很多他们的相关资料,刚做外贸没多久,这件事让我怀疑我是不是真的不适合做外贸。

期待您的回复,谢谢。

02
外贸
是一场持久战

其实怎么说呢,你这个情况很正常,我从业多年碰到太多太多了,因为这一件小事就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,不必如此。

不需要觉得这是一次打击,哪怕所有的回合下来,客人表示,我先下10pcs的trial order,甚至你可以全部送给他,这都是你的成功

正是我当过业务员也当过买手,所以我知道,靠自己开发来的客户,让他们下单有多不容易。

客户第一次下单,你不要光看眼前的订单量大还是少,赚多还是少,还是亏一些,这些不重要。

如果你介意这个,那你就是最底层的工厂思维,只看着做一单赚一单钱,但是看不到未来的的订单和客户共同发展的机会。

在我看来,不管他下个MOQ,甚至只有MOQ的三分之一,这个都会让我欣喜。

因为一个新客户的开发,是相互合作、支持、试探、猜疑的一系列过程。

只要你做好,只要你控制好细节,只要你做好方方面面的工作,还怕以后不能长久合作,不能长久赚钱么?

或许我还是香港贸易商的思维,跟内地企业还是有些差距的。

我再举个例子,当年马云创立淘宝的时候,为什么免费?

为什么阿里巴巴每年砸几亿去养着淘宝和一大批团队?

当时阿里的员工也想不通啊,觉得凭什么?我们完全有能力让淘宝盈利,为什么不做?为什么要亏?

其实马云的思路一定是,他看的是未来,用户体验和粘性比什么都重要,当用户习惯你、依赖你、适应你、离不开你,你以后有的是千千万万的赚钱机会

再看我自己,我做外贸10多年,前几年真的就没有赚钱,但是我积累了长足的经验和能力。

后来去外企,先后在香港、美国、澳洲工作,收入虽然提升,也就是从几万块年薪到几十万年薪而已,没有太大也没有长足增长,可能很多做业务两三年的朋友收入都比我高。

但是差别在于哪里?

在于经验和经历。

或许我没有那些土老板们赚得多,但是我的思维、眼界、专业度,以及方方面面的细节,是他们没法比拟的。

在贸易公司我永远是销售冠军,去外企做跟单往往我的供应商最稳定,去海外做买手往往我的项目给公司贡献长足利润,但是这些东西能给我多少利益?

其实短时间里并没有多少。

但是这又如何?

但都是在我计划范围里。

之前我写经验帖子也不赚钱,把每天睡觉时间压缩到三小时,给大家贡献免费资源,也不赚钱。

写书出来,事实上也没赚多少钱,相比我精力的投入,这也是亏的。

但是这些让我积累了足够的用户和人脉,等我筹备两年后,毅冰米课一出,几个月时间我就赚了过去好多年的钱,或许等这个项目再过一两年,我就赚回了过去十年所有的钱。

外贸也是一样,可能有的朋友运气不错,刚进公司不久,才开始做外贸就陆陆续续拿下了几个订单,但有的朋友前期兢兢业业,但结果却不尽如人意,但这些都不能说明什么。

这怎么说呢,你也可以理解为,积累多一些不是坏事,迟早能让你收获回来。

外贸是需要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的,打的是持久战,你现在付出的努力,相信我,时间会带给你惊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