毅冰®

世道不好,不是你弱的借口

01

我觉得特别有意思的一个现象,是很多人习惯于把自己的不如意,归咎于“世道不好”、“环境不佳”。

其实这个世界,对大多数人都是公平的,谁都是24小时,谁都要起床,都要吃饭,都要睡觉。唯一的差别,就是每个人的时间利用不同罢了。

并不是想说大道理,比如别人多努力啊,别人多用心啊,别人多拼命啊,还真不是。我想说的是,也许你的出身跟别人不同,别人拥有更多资源,那也是因为别人的父辈,跑赢了你的父辈,这依然是相对公平的。

也许你的起点是0,别人的起点是0.5,所以从0到1的过程,表面上别人比你更容易到达。可事实上,赛道不是一条直线,而是弯弯绕绕、翻山越岭,需要你跋山涉水。在这个过程中,很多人会走错路,很多人会掉队,只有极少数人能到达那个1。

可如果你起点已经落后,需要比别人付出更多,你还慢慢悠悠,边走边抱怨,难道能解决问题么?能给你插上翅膀么?

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英雄,每个阶段都有每个阶段的人才。基础差,底子薄,的确在竞争过程中会相对吃亏,但绝非一成不变的。你看每年的高考,难道考进名牌大学的,一定出自教育大省,一定出自富裕家庭么?其实未必,这是无法垄断的,总有穷孩子可以逆袭。

而大多数人,往往沉溺于自己的不如意,怨天尤人,为自己学历低、出身低、收入低去找借口,动不动就是“世道不好,如今钱难赚”,动不动就是“好工作都被有钱人给把持了”,难道你自己无能,还要让别人特别照顾么?

02

商业社会,本就是竞争社会,优胜劣汰之下,竞技较量之下,适者生存,能者脱颖而出。

你没有金手指,没有好老爸,不是更应该自己找出路么?别人拥有的东西,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,人家也是自己挣的,或者父辈挣的,同样是付出了努力和心血,同样是想尽了各种办法。

不要用世道不好找借口,不要用阶级固化找理由,归根到底,一切的一切,还是自己的能力问题、知识问题、眼界问题。困住自己收入和发展的,大多数还是思维和认知的局限。哪怕你再努力再勤奋,但你的技能树没有更新迭代,你的工作没有价值变化,再多的虚荣数据都没有意义,很容易被别人所取代。

拼命做事,懒于思考,停止学习,把机械化的重复当成勤奋,不断重复低效率的工作,仅仅感动了自己但无法创造更大的价值,这才是根本问题。

别人收入比你高,就有匹配的能力和价值;别人生意比你大,就有相应的实力和资源。不要妄自菲薄,但也别小瞧别人,因为没有人可以靠所谓的运气,长年累月混得不错。每个人,都会在时间的洗礼中,慢慢回到自己该处的位置。

03

一个能力不足、才华不够的人,哪怕通过父辈坐拥金山银山,也会在很短的时间内消耗殆尽,成为别人镰刀下的肥韭菜。

盛宣怀够了不起吧?清末洋务运动的实权人物,那个时代的中国首富。他一手创办了轮船招商局、中国电报总局、内河货轮公司、中国通商银行、华盛纺织总厂、京汉铁路、中国红十字会、北洋大学堂等,被誉为“中国实业之父”、“中国高等教育之父”。在光绪年间,他就是正二品的工部左侍郎,加太子少保衔,加恩在紫禁城内骑马。

李鸿章对他的评价是“志在匡时,坚韧任事,才识敏瞻,堪资大用”。慈禧太后对他的评价是“盛宣怀为必不可少之人”。

就这么一个了不起的人,在他去世后,儿子盛恩颐坐拥万贯家财,占尽了一切优势,却还是迅速败光家业,一夜之间输掉了上海滩100栋楼,成为民国奇谈。别说财富传承三代了,连两代都过不去。

所以不要觉得,别人手里的牌太好,你就连牌桌都不敢上。手握一副烂牌,但是沉住气慢慢打,或许也能给你打顺,逐渐找到机会和自信。关键是,你有没有信心,愿不愿意去尝试,敢不敢给自己去挣一个将来?

硅谷著名投资人吴军在《见识》一书中这样写道:很多人成不了大气候,不是因为能力不行、机会不够,而是因为在生活的苦难里,停止了奔跑。

总说大环境不好、世道不好的人,我倒想问问,难道世道还分人,对你不好,对别人好?还会选择幸运儿么?

该奋斗的时候,不要选择安逸。

该安逸的时候,不要忘记初心。

你选择随波逐流混日子的时候,日子也在混你。

别用世道不好这种烂借口给自己的无能找理由,多长点心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