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1
赵景深是民国时期非常有名的文学家、作家、翻译家,从30年代起,就担任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,翻译和引进了大量的英语和俄语作品。
他写的《明清曲谈》、《中国文学小史》、《赵景深文存》、《赵景深日记》等重量级著作,一直到今天都在不断加印,是很多中文系学生的必读书目。
这样的一位文学巨擘,年轻的时候也有马失前蹄的时候,鲁迅为此还专门写诗嘲讽了一下。
在对于契诃夫短篇小说的翻译中,赵教授把英文的milky way(银河)直译为“牛奶路”,成为当时的一则趣谈。
还有一次,翻译希腊神话时,碰到一个单词叫centaur,其实这就是古希腊神话中的“半人半马怪物”,也是星座中的“半人马座”。赵教授的翻译,则变成了“半人半牛怪”。
鲁迅对此啼笑皆非,专门写了一首五言绝句给赵景深。原诗摘录如下:
可怜织女星,化为马郎妇。
鸟鹊疑不来,迢迢牛奶路。
中国传统文化里,织女的丈夫本来是牛郎,鲁迅慨叹织女可怜,居然莫名其妙变成了马郎的老婆。
七月初七,那是七夕,是牛郎织女见面的日子,应该有鹊桥相会。但是如今不需要鹊桥了,鸟鹊不用来,他们直接走牛奶路就行。
这就是讽刺赵景深的“牛马不分”和“银河牛奶路风波”。当时的鲁迅赫赫有名,是文学界扛鼎的大师,赵景深还只是刚到而立之年的青年学者,能有幸得到鲁迅的指点,在学术上那是大有裨益。
02
写到七夕,我想到的还是白居易《长恨歌》的最后六句:
七月七日长生殿,夜半无人私语时。
在天愿作比翼鸟,在地愿为连理枝。
天长地久有时尽,此恨绵绵无绝期。
当然,鲁迅本人,跟赵景深见过几次面,交情其实不错,赵景深在文学、戏曲、翻译等多个领域,都有向鲁迅请教。我们如今在《鲁迅日记》中,还能看到相应的记载。
可见大师辈出的时代,并没有太多的所谓的文人相轻,关键是鲁迅做学问十分认真,也顺带幽默一把,调侃赵景深的马失前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