毅冰®

做外贸遇到这种人,趁早拉黑!

前段时间在米课圈收到了一封特别的私信,今天决定分享出来,好好和大家谈谈这个话题。

这个朋友问了我一个问题:

毅冰老师, 您好!

一直在犹豫要不要打扰您,解答我心里的困惑,因为最近有件事一直很困扰我。

因为澳洲绿卡的身份,我的家人都在澳洲,随着疫情开始,我们一直处于舆论的中心。

这种舆论,让我很困惑。

疫情发生前,我感觉我朋友圈的朋友都非常友好,大家经常有互动,聊聊我在澳洲的生活,聊聊国内他们的生活,平淡而温馨。

疫情发生后,也因为澳洲和中国的关系,以及大家知道的原因,国内对澳洲的看法,澳洲对国内的看法,两国关系接近冰点。

我非常不愿意看见现在这样的情况,非常无奈。

有亲戚来电话,明显感觉在幸灾乐祸

我第一次感觉,原来在他心里,他之前认为澳洲多好多好,而现在在他眼里一文不值。

电话里自始自终没有问我在那好不好,有没有受疫情影响…

这次疫情,大家的关系变得非常微妙。

真正的朋友都会很真诚的问我,是否安全,有没有口罩;

而一些所谓的好朋友和亲戚,却马上一副虚伪的表情和语气。

让我目瞪口呆的同时,也明白了很多。

现在国内的新闻,评论那里我也很怕去看,各种喷子太多,华侨和留学生在他们眼里就是不值得同情,不值得一提。

这些看法让我心灰意冷,也可能是因为我太脆弱…

现在孩子也在申请澳洲护照的过程中,我也一直在犹豫,到底是继续申请还是跟我回国内。

迷茫中,我想到了您,不知道老师能否给处在迷茫的我有什么指点。

01
总有些人
见不得别人好

当时我是这么回复他的:

首先你拿澳洲绿卡在澳洲生活,这是很正常的事情。

每个人的情况不同,工作也好,读书也好,家庭也好,都有各种不同的选择。

我觉得对别人的尊重,最起码的,就是体现在尊重对方选择的权力

不管你是permanentresidence,也就是绿卡,还是换成澳洲护照入籍,这都是个人自由,别人根本不应该说三道四,你也无需介意别人说什么。

疫情是意外,但是这背后暴露了很多东西,包括人性中的阴暗面,包括各种恶意,包括各种幸灾乐祸,什么都有。

疫情开始,身处海外的华人,就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。

不回国,别人说你崇洋媚外;回国,别人说你给国家找麻烦。

在这种人眼里,不管你做什么,不管你怎么做,都是错的。

原因很简单,其实很多人对于在海外的华人,是充满恶意,有酸葡萄心理在作祟。

平时,他们会羡慕你们身在发达国家,有一些小崇拜和嫉妒心理。

但是一旦海外疫情严重起来,他们那些可悲的自我优越感又会抬头,会觉得你们自找的——

“谁让你们出国了?谁让你们觉得国外的月亮圆?有本事别回来啊。”

就是这一类的心态,通过希望别人过得不好,从而安慰自己也过得不怎么样的现实。

02
我弱我有理

很多人从来不去思考,我过得不好,我要如何努力改变现状,如何学习,如何进步,如何一点一点改善个人和家庭现状。

他们往往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,因为别人把好的职位抢完了,因为别人家境好资源好,因为别人上代有钱,因为别人有黑幕…..

最后他们的逻辑就是,我弱我有理,是你没给我机会,是你抢了我的机会……

所以,一旦听到比他们过得好的人,碰到一些困难,那个幸灾乐祸啊,好像自己中了彩票那么开心。

在亲戚朋友里,这种情况会更加普遍。

一般而言,比你家境好的亲戚,往往都是比较自然的,会关心你的情况,需不需要帮助。

而大部分家境不如你的亲戚,才特别特别介意这种心理上的优越感,平时各方面不如你,已经让他们很憋屈了。

现在好不容易逮到机会,你这边疫情严重了,国内疫情好转了,巴不得好好讽刺打击你,满足一下自己的虚荣心

这种恶意,是铺天盖地的,你根本无力去阻止,不管你做什么,解释什么,都难以打消他们的兴奋。

他们终于可以给自己找到借口了,不是他们混得不好,而是你“选择错误”。

很多新闻和评论,真的不用看,毫无意义。

你要知道,在教育程度最高的地方,也会有大量的恶意,大量的歧视。

更别说国内这些年发展迅猛,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拉开,各种累积的怨愤和嫉妒,同样非常严重。

你在国外混得好,住大房子,过得舒适,别人会骂你为什么不留在国内,要去给洋人做一等公民?

你收入还不错,别人也会骂你,为什么不给贫困地区捐款?

你收入一般,过得辛苦,别人更加会说,你这是自找的,谁让你出国了?

大量的恶意中伤,都会出现,真的太平常了。

原因就是,匹夫无罪,怀璧其罪,你做了许多人做不到的事情,伤害了别人的自尊心,就是这么简单。

我过得苦哈哈,凭什么你可以吃好的住好的?

我都没出国旅行过,凭什么你可以在国外生活?

我的孩子读书都要求爷爷告奶奶,私立学校没钱,公立学校没学区,凭什么你的孩子就能在国外说一口流利英语?

我这边生意难做,工作难找,凭什么你可以拿着不错的薪水在国外生活?

这种失落感,会转化为浓浓的恶意。

因为他们见不得别人好,心里面就是不舒服,自己过得差,别人过得更差,大家都穷,他们才会心安理得继续混日子下去。

03
走自己的路
让别人说去吧

心理学上,有个现象叫Dunning- -Kruger Effect,中文翻译成“达克效应”,说的是一种认知偏差。

大致意思就是,能力欠缺的人,其实没有办法正确认知到自己的不足,从而纠正错误的想法和行为,反而沉浸在虚幻的自我优越感之中,高估自己的能力水平,却低估了别人的能力。

别人强,他们是充满恶意,可以找无数借口,来证明别人不是真的强,而是什么什么原因,什么什么理由,什么什么运气,如果这些东西给我,我可以做得更好….

很多穷亲戚,之所以一直穷,我觉得就是这种达克效应作祟。

至于你的孩子是否应该继续申请澳洲护照,又或者是跟你回国内,我觉得,还是要从你给孩子安排的教育路线来设置。

如果说,他从小接受的环境,就是这种英联邦教育,一直很适应,如果你突然决定回国,是不是会影响孩子的读书和发展?

回国后你是读公立学校?还是继续走IB路线选择国际学校?

如果继续选择国际学校,那为什么不留在澳洲呢?

我从来不会直接给别人建议,应该在国外,还是应该回国。

因为每个家庭的情况都不同,工作和事业和各种现实情况,都不一样,本来就没有绝对的标准。

我很讨厌所谓的道德绑架,在我看来,尊重别人的选择,这是最基本的为人准则。

我几年前放弃国外的生活,选择回国,我觉得是对的;而你留在国外生活和工作,我同样认为是对的。

你不要管别人怎么说,关键是你自己怎么做。

不要因为别人的闲言碎语而影响,从而决定回国。

我告诉你,没用的,说闲言碎语的人,哪怕你回来,他们还有另一套闲言碎语,

“看,国外混不下去,灰溜溜回来了吧”。

永远有最新版本的评论,根本不用理会,这些都是nobody,你的人生,只能你自己做主,让别人放屁去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