毅冰®

不收利息的伊斯兰银行如何盈利?

这个世界上,有一类特殊的银行,叫伊斯兰银行

它们完全有别于我们传统的三观,就是颠覆了银行靠利息差来维持利润的传统模式。

我们平时经历的银行,一般都是低利息揽储,高利息放贷,不都是这样么?要是没有利息,不靠利息差来维持利润,银行如何生存?如何赚钱?

其实,这跟伊斯兰教的《古兰经》有关。

大家或许知道,《古兰经》是伊斯兰教至高无上的教义,大部分是穆罕穆德在麦加和麦地那时期的口述,由继承人整理和归纳。相传,这是由真主安拉陆陆续续给穆罕穆德的启示,是神谕。

而《古兰经》本身包罗万象,从政治到经济到信仰到社会到军事到民俗等等,详细规范了阿拉伯世界的政教合一和和政治生活的各个领域。

在某种程度上,接近于东方的《论语》和西方的《圣经》。

《古兰经》里,对于利息有严格的规定,就是利息本身是不合法的!

因为在那个时代背景下,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银行出现,也没有现代金融的雏形,所谓的“利息”,其实都属于高利贷者的行为,也是普遍行为。

在那个时代,不论在东方,在中东,还是中世纪的欧洲,高利贷的名声都不好听,都被许多当权者和士大夫们厌恶。

所以《古兰经》里,干脆就规定了,利息是不合法的收入,赚取利息就是不劳而获!

那问题来了,社会在变革,现代金融制度开始出现,现代银行逐渐繁荣,那如今还在严格执行伊斯兰教义的国家和地区,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?

比如赫赫有名的迪拜伊斯兰银行,沙特的伊斯兰开发银行,埃及的费萨尔伊斯兰银行等等,他们如何在严格执行“贷款不收利益,存款不给利息”的情况下生存且盈利?

 

不用担心,办法都是人想出来的。

虽然说不能收取利息,但是《古兰经》没有规定不能收取服务费、手续费,是吧?所以服务费用,逐渐变成了银行的利润来源之一。

当然,这还不是主要的利润,主要的利润来源于以下两块。

第一块利润:股权分享。

伊斯兰银行参与投入的一些大型项目的贷款,因为不能收取高额的利息回报,往往采用股权参与的方法,成为项目或者企业的股东,分享未来的收益,共担风险。

当然,这里面就特别考量银行的眼光和实力,投资的失利,随时可能血本无归,这跟吃利息差,是两个概念。

第二块利润:贸易溢价。

举个例子,比如某个中东客户,需要从中国采购10万美金的一批货物,但是这个客户资金紧张,钱不够,需要找当地的伊斯兰银行贷款。

银行不能赚取贷款利息,也没有意愿注资这个客户的小公司,那就会采取贸易溢价的方法,收取客户定金后,支付款项买入货物,再加价到11万美金卖给客户。

这额外的一万美金的溢价,其实就是银行的利润。

除此之外,就是上面提到的,手续费和服务费方面的收入,比如账户的管理费,查询费,提现和消费的手续费,换汇的手续费,等等,这就构成了银行的第三块利润。

以现代的眼光,西方经济学的观点,显然,伊斯兰银行只是换了一个名目,来收取利息而已。

是,某种意义上来说,的确如此。但是别人的做法,别人的思维方式,才是我们需要借鉴和学习的,不是么?

当我们碰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,能否有这样的思维方式,去变通呢?

上层的模式设计,才是核心的价值所在。

希望通过这个小小的案例,给大家一些不一样的思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