毅冰®

是时候拓展你的选品思维了!

“毅冰老师,能不能推荐下现在什么产品比较好做,比较有前景?”

“冰大,能不能帮我看下我的产品该怎么做?有没有什么具体方法指导下?”

类似的问题我微信上几乎每天都会收到。

但事实上,没有任何一个产品是百分之百好做的,关键还是在于你对它的理解和在做业务的过程中用到的方法

所以在后面的文章里,我会经常拿出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,大家呼声比较高的,或者比较新颖的产品来做一些简单的分析,提出一些我在业务上的建议,希望能对各位有所帮助。

如果你们有什么特别想了解的产品,也可以在这篇文章下面留言告诉我。

好了,接下来就是我今天想和各位聊聊的产品——智能家具

 

前两天,有朋友在米课的答疑平台上给我留言,他说毅冰老师,我最近收到一家主营产品是光伏产品如变频器(没有被列反倾销)的公司offer,但是我应聘的岗位是智能升降桌的控制器或者窗帘控制器。

目前他主要的疑问点在两个方面:

第一,这类产品行不行

第二,这家公司行不行

升降桌控制器这个产品,在这家公司是2016年才开始有,以前只做国内市场,外贸业务还没有怎么开拓,只是被动处理一些展会或者阿里巴巴上面来的询价。而这家公司现在希望把这个产品独立出来开拓海外市场。

在这位朋友心里,家具厂一般都是在中国,不知道在国外是不是也有家具的大厂?特别是在发达国家。需要升降桌控制器的量大吗?

其实,在家具行业方面,中国虽然很强,但是也并非垄断全球的。

比如德国本土的家具厂,专门做榉木的。

比如美国也有不少,我喜欢的几个品牌也是美国本土生产的。

比如法国南部里昂,就有家具厂。

比如越南,本来就是木制品的主要供应商,当然有不少家具工厂,有些是老美投资和管理的。

比如意大利,各种奢侈品的家具,都是当地产的。比如芬兰,也有一些当地家具品牌在本土生产,所谓的“北欧风格”,并不是全部海外代工,也有local的。

而关于关于光伏产品的前景,这位朋友非常看好,希望能够先入职这家公司的升降桌产品线,通过几年沉淀,等将来有机会的话再去光伏产品线。

而在这一点上,我和这位朋友的想法就不太一致了。

我从来不看好光伏产品,全球围剿中国,再加上供远大于求,大多数光伏企业,都是靠银行输血和当地政府支持而活着。

老板可能赚大钱,员工么,我只能呵呵。

所以如果大家也有计划做这一类的产品,我只能奉劝各位一定要慎重了。

在产品的选择上,如果你是我毅冰米课的学员,请务必回去把“产品选择与客户维系”这一章节的课程再仔细研究下,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。

 

除了产品本身外,这位朋友还有不少关于公司的担心,首先是薪酬制度方面

因为他应聘的是销售经理,公司规定底薪5000,公司提交客户1%提成,自己开发客户是2%,但一年后自己开发的客户会变成公司提交客户,按照1%提成结算。

他想知道,像这种产品,这样的底薪和提成是不是比较低?

关于这个问题,我的答案很简单。

如果是销售额的1%和2%,很难判断高还是低,因为这跟产品有关,也跟价格有关。

如果公司的产品一般,价格偏高,很难接到大单,那自然提成不会高。

如果公司的产品不错,价格也不错,接单太容易,就跟捡钱一样,动不动一年上千万美金,那自然这样的提成比例,就相当不错了。

所以提成的好坏,每个公司情况不同,并没有相应的标准。

一个公司什么都没有,产品烂,毛利打到50%以上,哪怕我就给你销售额的10%做提成,你超级难接单,也是一样的,只是个数字并没有意义。

另外他说,这家公司的领导都很年轻,三十多岁而已,但专利数在他们所在的区域比较高。这个是让他觉得这家公司比较有前景的原因。

2016年,这家公司在新三板上市了几个月后,由于没有公布业绩2017年中被停牌,到目前还没有恢复。他想知道,这样的公司是否真的有实力?去入职这样的公司是否有前途?

我觉得,专利数,其实说明了产品应该还行,领导层也有这个意识,这是个好事情。

新三板停牌,可能有很多原因,不方便公布业绩,或者业绩特别糟糕,或者其他什么原因,但这些跟做业务没关系。

又不去应聘财务总监,这些事情无需在意。

作为业务,只需要关心公司给多少薪水,给多少业务支持,给什么样的平台,这就够了。

其他的事情,少操心有时候并不见得是坏事。

 

最后,这位朋友说,他感觉目前外贸好难做。

前几天买了吴晓波的人才迁徙报告,发现制造业工资平均最低,四千多。IT和网络的最高。贸易的在中间,六千多。

加上外贸的市场开发方式单一,周期长,国内的销售方式瞬息万变,所以我在怀疑自己是不是该换行,去找找网络公司的国内销售?

在广州,也有像网易,腾讯,百度这样的公司或者广州分公司。

因为他希望将来有机会可以创业,不懂国内市场,而且外贸似乎很难积累人脉,对于创业似乎没有太大帮助。

关于这个问题,我的答案是:没错,是,外贸的确不好做。但是任何行业,哪个好做呢?

IT好做吧?赚大钱的不还是少数人?

金融好做吧?你看看真正金字塔尖的才多少人?

律师好做吧?但是名律师才赚大钱,大多数人还是混着。

外贸也一样,你看到的是大多数人很不容易,但是依然是金字塔尖的人赚大钱。这就是现实。

不可否认,任何行业都有风口,如果只是投机,那我无话可说。

但如果是长远来看,关键不在行业,而在人。

与其费尽心思去想外贸行不行,不如多花些时间,问问自己行不行,以及怎样才能行。

话糙理不糙,你说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