毅冰®

客户来访明明是好事,为什么工厂拒绝了?

今天看到一个贸易公司老板的留言,说是打算拜访山东某家做礼品的工厂,产品十分对口。她希望挖掘新的供应商,分流现有订单,同时也看看这家工厂的产品和价格究竟如何,工厂情况和产能怎么样。但是当她满心欢喜跟工厂接触,预约拜访时间的时候,工厂老板冷冷回了一句:“来访可以,要求先下单,再上门。否则还是别见了。”

直接给她满腔的热情都给浇灭了。

她或许抱怨这个事情的同时,也觉得困惑,为什么工厂会拒绝客户来访呢?

工厂开着不就是做生意的么?

难道是工厂老板的格局太小,不见兔子不撒鹰,不愿意浪费时间来接待一些并没有成交的客户?

我觉得,或许有三种可能性

01
为什么
拒绝来访

可能性一:工厂本身就是一个小作坊。

因为工厂本身是小作坊或家庭作坊,甚至是个空壳,并没有什么设备,老板自己也明白,这样的情况,是根本无法拿出去见人的。

客户来访,只能见光死,还不如不看,也不具备一个真正工厂的生产、装配、仓储、展示等各种基本要素。

不看的情况下,如果有小单慢慢合作起来,大家熟悉了,这时候见面,哪怕觉得工厂那么差那么烂,一塌糊涂,但是产品还能接受,合作也还算愉快,或许就不至于破坏现有的合作。

可能性二:北方有不少工厂,打着工厂的名义,实际上只是村里面家里的某个房间而已。

我曾经有一些编藤家具的订单,下给山东的工厂。

因为订单不大,的确就没有安排QC去看工厂,也因为交通不便,要飞郑州,然后转车去山东曹县,各种不便,就一直没去。

后来连续几个订单延期交货,我实在没法不闻不问,就从香港飞去工厂,当面了解情况,也看看真实的生产和装配情况究竟如何,是不是工厂撒谎,一次次找借口,我掌握的信息根本不完整?

去了才发现,我的天,这哪是工厂啊?

对,他们真的是工厂,有合法的营业执照,但是仅仅是村里某户人家的一楼,其中一个小间而已。

那产品呢?设备呢?

别急,因为是编藤产品,他们手工来做,于是订单都是分到村里面家家户户,每家每户的妇女和老人一起做,到时把货集中起来,再一起给客户出货的。

过去没问题,为什么最近延期呢?

因为订单太多,又正好几个订单都遇上农忙的时候,都没空做订单了,地里的活都干不完了,所以两手一摊,没办法了,只能往后推。

所以这类工厂,或许真的是工厂,但是要上门拜访,在没有合作的前提下,估计对方是不会接待和乐意见面的。

可能性三:产品有特殊工艺,特别担心被同行抄袭。

有些产品,可能大家都是同样的工艺和流程,但也许有工厂特别优化了环节,有办法加大产量或者减少工序,这样通过规模经济或成本控制,让价格显得更有优势。

这种情况下,工厂特别担心同行来模仿或者抄袭,往往特别警惕

没有合作起来的情况下,谁都有可能是来刺探机密的,必然是不接待,不见面。除非是合作起来,才有进一步见面详谈的可能性。

02
未必是对方
不识时务

上面这三种情况,都是可能存在的,不知道大家有没有遇到过,但在我身上,确实是亲身经历过和接触过的。

希望这些内容能给大家一些参考,而不至于武断认为,是对方无理和不识时务。

每个人站在他的立场,总会有一些可以说服自己的理由,每个行为的背后一定有相应的目的存在。

这位工厂老板,或许只是手段和谈判技巧不够圆滑而已。

但是这背后的原因,有些耐人寻味,值得逐步探询。

除了以上三种拒绝客户来访的情况,大家还有没有碰到过别的原因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