毅冰®

那些合作工厂的侵权,你准备好让他付出代价了吗?

做外贸,我经常强调的就是,不要忽视合作工厂。

工厂问题,要重视起来,筛选供应商的方法我也说了很多次。

我们做外贸,自然是希望能有个靠谱的好工厂,但往往事与愿违,有的工厂拖后腿不说,更严重的还损害了公司的利益,这就无法忍受了。

做这一行的应该都知道夹在工厂和客户之间是何等滋味,两头难做

更严重的是,工厂在这里面投机取巧,变着法的抢客户,就更让人难以容忍。

最近有个朋友遇到的问题给我的印象很深,今天我把它分享出来,希望大家今后在面对不靠谱的工厂时都能够从容应对

好了,现在开始。

01
面对侵权
如何维护?

当时他的问题是这样的:

毅冰老师,最近有个问题一直蛮困扰的,想了很久也没什么特别好的办法,还是想麻烦你了,情况是这样:

我们有款产品跟工厂合作,我们公司出模具费,工厂出证书费,即相当于这个项目80%的成本都是我公司出资的,当初合同写明我们公司负责销售,工厂负责生产。

后来发现工厂未经我们同意,将我们的这款产品放到了他们公司的阿里网站上。

因为当时已发现有好几个广交会上的客户在跟我们谈后,转而又去工厂阿里上询价。

我们每年2次广交会摊位就要30多万了,再加上其他的推广费,感觉这是为工厂做嫁衣裳了。

我们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,立即要求他们撤下来,后来两个老板之间达成协议,产品可以继续放,但是工厂不可以报价,价格只能通过我们公司。

现在问题来了,好几个广交会的客户,都已经寄过样品了,又转而去向工厂询价,但是工厂将邮件转给我们的时候,客户并不知道邮件已经转给我们。

为了避免误会,我打算写这样一封邮件

“各位客户,最近发现有人以XX(合作工厂)的名义对我们的产品进行报价, 我们再次郑重申明,此产品是我们公司的产品,唯一有效的报价必须是我们公司出具的,其他任何公司的报价都是无效的。”

我是这样想的,如果这样的一封邮件,不指明具体的收件人名字,那也许就有这样的效果:

1. 客户收到后,心里就明白工厂为何迟迟不报价给他的原因了,以后对工厂就不报希望了。

2. 虽然双方都已心知肚明,但是避免直接告诉客户,我已知道你转而去向工厂询价了,避免双方尴尬。

我目前的问题是:

1)我该怎么回复客户才不会尴尬呢?邮件这么写是否可行呢?

2)这种情况我该如何怎么维护公司的权益呢?

02
利益为先
情感辅助

看了他的问题,我想说这根本不是邮件该怎么写的问题。

坦白讲,看到这个问题的第一感觉,那就是你们从一开始就错了

明明有更好的处理手法,为什么偏偏选择了让自己处于这么被动的境地?

既然工厂侵权,你们就要做相关准备,搜集相关证据,准备好谈判筹码。

我多次说过,该重视的问题绝不可心软,商场就是商场

回到这个案例,我当时是这么回复的:

1. 既然你们出了模具费,那就应该一开始跟工厂合同写清楚,此款产品的所有权属于你们。

然后保密协议,也是需要签的。否则现在你们这么被动,显然是当初没有把关好。

这类文件,是需要律师来起草的,就是为了避免将来的纠纷,哪怕有纠纷,也是打官司一打一个准。

但是很遗憾,估计你们领导没有这方面意识,本来几千块可以搞定的事情,弄得这么麻烦。

希望这是一个教训吧。

2. 如果是我,我就会去一次工厂,跟工厂老板面谈

直接告诉老板,其实这个项目的模具费,是你们一个美国客户出的,你们是他的合伙人。

现在客户这边明确通知,立刻停止任何侵权行为

如果你们不能撤下阿里上的相关推广东西,不停止对外宣传,不停止对外报价,那我们只能采取措施,停止合作,拿回模具,交给其他工厂来给我们生产。

3. 当然,他可以不让步,我会采取法律途径

既然模具费都投入了,我还有更厉害的,我会注册和申请外观专利,然后针对工厂在阿里巴巴上所有的图片,投诉侵权,海关备案,工商备案。

只要是没经过我同意的出口,海关一律查验后就封货,然后通知我这个专利所有方。

我就可以跟侵权方谈判了,来吧,比如这批货付我20万,我就通知海关放行。

否则,你就等着赔客户钱吧,货也会被海关销毁。

在工作中,有些东西真的不用心软,商场就是商场,不是一个讲情感的地方。

一切都是利益和诚信为先,然后才是情感作为辅助

合作,是建立在双方守约的基础之上,该维护的权益就必须维护。

这个道理,我想大家慢慢都会明白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