毅冰®

最富价值的复利思维,你可能从未在意!

前段时间和朋友们聊天,谈到知识付费和变现,负责的说,吴晓波是我认为全国最牛的人了。

保守估计,这位大哥杭州二三十套房,光是这部分资产就五六个亿了。

而他最厉害的点就在于专注

他能专注于做好自己的事情,不分心,不断叠加能力和资源扩散。

01
坚持的人
少之又少

写财经类书的人无数,畅销书作者一堆,但是很多人赚到钱都容易跑偏,只有他,那么多年如一日,最终跑赢无数大佬。

之前也有朋友问我,说到知识付费,如果把罗振宇和吴晓波比较,差异在哪里?

倒不是谁优谁劣的问题,而是两者的定位不同

吴晓波的专长,是写财经类书,他就真的做到,把这个事情做到底

其实大家可以换位思考一下,如果你十亿身价的时候,你还会不会继续坚持写书,保持高产?

你明知道,你自己的时间很贵很贵,你辛辛苦苦写一本书,首印一两万册,到头来也就三四万稿费。

但是房子一涨,投资一动,就是数千万变化,你还会不会为了几万块,继续维持高产?

我研究过一个现象,大家应该也都能发现,很多一流的歌手,前期出专辑很勤奋,一年一张到两张。

然后多年后,越来越少,到几年一张专辑,再到几年一首单曲,甚至到后来,唱歌也就是演唱会,平时拍电影去了。

再后来,上综艺赚钱更快。

换位思考,假设我是吴晓波,已经有几十本书的稿费在不断滚动增长,手里还有几个亿的房产和各种投资,现金流也足够强大。

我是否可以继续维持不断的新书出版?

我做不到。

所以吴晓波只有一个,这也是为什么,复利思维,说说容易,大道理谁都懂。

但是能坚持的,万里无一

讲到这里,我想说说我的公众号。

这方面我可以吹个牛,我公众号用户不少,阅读量也不低,但是不接一条广告,打赏都不开,因为我享受这个分享的过程,不为其他。

所以对于吴晓波,我能得出的结论就是:

他超级喜欢他做的事情,热爱就是动力,他一定是特别享受写书的过程的。

02
复利思维

这就又让我想到一个例子。

之前任正非在一个采访中说他们的3g当时出来,是因为公司一个俄罗斯小伙子,也不谈恋爱,二十几年每天都待在公司搞数字,突然有一天跑去和任正非说要从2g可以换代到3g。

这跟我的想法也是不谋而合。

我也一直认为,不要挑产品,不要挑行业,任何事情,只要你一直专注,排除干扰和诱惑,把喜欢的事情不断做好,一定能赚到钱。

所以放弃眼前利益,长期去做好一件事情,这是最高的防火墙,不容易轻易被竞争对手打败。

就像写书这个事情,是高度复利的。

很简单一个道理,说白了,就是要放弃眼前利益,大多数作者,第一本书都是很难热卖的,因为你没有流量,不是大IP。

写一本书,如果只有几千块稿费,你干不干?

当时一个朋友就问我这个问题,因为她只收到了几千块稿费,我给她举了个例子,就是外贸行业的样品思维:

你给10个客户寄免费样品,假设每个客户你亏损300块,总共亏损3000块,但是这十个客户,哪怕有一个最终下单,那就什么都回来了。

所以这3000块不是成本,是investment

而且写书这事情,比样品还要高一层。

比如你第一本书,不赚钱,第二第三本书,也不赚钱,如果你能写十本呢?

这十本里面,只要有一本书红了,就会连带你过去九本书全部大卖。

那就一次把钱赚足了,整个链条打通,这就是积累造就的复利,哪怕这十本书都卖的不怎么样,也没事。

只要你自己确信,你的确用心写的,一本比一本好,只是暂时没有机遇,但是你在不断进步。

那没事,第十一本,十二本,终究会有契机。

就像现在写公众号的那么多,但是能坚持一年以上的,并没有多少。

而且能原创的公众号,根据腾讯的数据,不到7%

有些人索性破罐子破摔,随意乱接广告,能赚多少赚多少。

所以归根到底,还是初心不够,自己没那么爱这件事情。

只是看到别人做得好,赚到钱,就觉得自己也行。

结果做一下发现,哎呀,没那么容易啊。

然后给自己找借口,嗯,绝对不是能力问题,是风口过了,别人做得早,有积累,有用户,所以我晚了,才做不好,不是我能力不行。

这才是大多数人的做法。

03
机会
全凭自身争取

做外贸也一样,无数朋友问我,外贸是不是快凉了,根本没机会了?

我不用问,也知道,基本上理由大同小异,在公司里没机会,没发展,开单难,询盘烂。

如果我问,你们公司最好的业务员,赚多少?做得好不好?老板做得怎么样?

他一定有下一句等着我:

因为他们做得早啊,他们有老客户积累啊,是既得利益者啊。

其实任何时代任何阶段,都有无数人赚大钱,无数人逆袭的,没有人可以垄断一切的。

一个老业务员,有几个老客户,难道就高枕无忧了?

老客户又不是他亲爹,为什么没被同行撬走?

但是可惜,大多数人不会这样思考问题。

说难听点,如果自己是人才,看不上那些老业务员的烂水平和坏习惯,那就拿出本事,让客户信赖,抢光别人的客户。

那为什么不去做呢?

其实不是不去做,而是在说别人的时候,自己依然无能,只是自己不愿意承认能力不行,就把责任推给社会

为什么不反过来思考呢?

在一家公司,同事掌握着资源,霸着询盘和老客户,所以能混的不错。

那你为什么不证明自己远胜于他们的能力,当他们领导,想怎么拿捏都行?想让谁滚蛋都行?

不要说没有机会,机会都是自己挣的。

没有人一进公司,老板就另眼相看,客户奉上,询盘给到,展会恭请,高人培训,哪有那么好的事情。

你没法打主力,那就好好训练,成为板凳球员里最有价值的那一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