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段米课圈有个朋友问我,她从事外贸多年,却依然成绩平平,什么都想学,什么都想做,但却又只有三分钟热度,到头来,什么都没做好。
所以,到底怎么提高自控力和时间管理能力?
其实,我想说的是,这不是一个人的问题,而是大多数人所共同面临的问题,包括我自己。
我们都赞叹于别人的成绩和结果,都希望自己能够更进一步,但是越钻研,会发现自己薄弱的地方越多。
这也不懂,那也不行,无数的东西要学习,无数的短板要弥补。
可结果往往是,一段时间后,发现进步的东西太少太少,要提高一点点无比困难。
然后一看,谁谁谁又拿下了千万大单,谁谁谁又做到了年入百万,这些消息一传进耳朵,反而增加了无限的焦虑。
很多年前,其实我跟你一样,也是身处这样的环境中。
我觉得自己有点才华,为什么就没有好机会呢?为什么就一直在底层挣扎呢?
我也努力过,也上进过,但后来发现任何一个技能,都不是短期内可以提高的。
公司同事小A,英文就是比我好,牵扯到从小的基本功,我怎么努力都没用,这个差距太大了。
公司同事小B,有六七年经验,是老板的朋友,从其他公司挖来的,刚进来就是我六七倍的薪水,让我眼馋得要命。
大学同学小C,毕业后去了大公司,底薪起点比我高,一两年后,差距越来越大,羡慕的同时还有那么些小嫉妒。
大学同学小D,同样做外贸,人家就能展示出能力和天分,第一年就开发了七个新客户,当年就升职做业务经理,要钱有钱,要人有人,要资源有资源。
大学室友小E,在一家赫赫有名的大工厂做外贸销售,工作半年后大家聊起天,他的提成跟业绩挂钩,差的时候拿过几百的提成,但好的时候拿过十几万的提成。
多年好友小F,她的故事我曾经写过,毕业后跟我一样,去了个小贸易公司,给老板做跟单。
但是几个月后过年了,老板突然宣布,她跟单的客户,全部分给她,这几个月的业绩,也算进她的销售提成。
本来两千块薪水,年底莫名其妙多了十几二十万,让她喜极而泣。
这样的案例,每个人身边都有很多很多。
特别是你刚入行不久,自己还很弱的时候,就更加容易被周边的环境,被别人的成功,甚至别人的好运气所影响。
那时候的我,刚从600块底薪,争取到了1200块底薪,算是100%增长了。
但是看看别人,一个个都让我羡慕不已,我们的差距依然太大,而我,也只有无奈的一声长叹。
01
在挫败中
找出路
我想说的是,当很多人发现自己和别人差距巨大,然后发现自己无论如何用心,不管怎么努力,都看不到希望,机会和资源大多被垄断,越努力不会越幸运,只会越绝望,那大概率下会两种结果。
结果一:
满肚子负能量,怨天怨地怨社会怨出身。
今天攻击这个人成功是运气好,生在了好时代;
明天攻击那个人发财是因为有个好老爸,调侃投胎是个技术活;
今天讽刺业绩超好的女同事肯定道德有问题,跟老板跟客户有猫腻;
明天嘲笑老板是个白痴,什么都不懂只会瞎指挥,还不重视自己这个人才。
到了这个时候,就变成了为了否定而否定,别人的成绩都是他们运气好,都是自己机遇不佳。
整天长吁短叹,像个一点就着的火药桶,看谁都不顺眼,什么事情到了嘴里都变成了讽刺和抱怨。
结果二:
彻底随波逐流,反正努力也不会有多大的变化,根本改变不了现状,改变不了世界,阶级固化是存在的事实。
自己奋斗多年,也不及别人的起点,自己在大城市拼死拼活不过是把薪水贡献给房东。
别人或许一毕业就能回老家,跟女友结婚,家里轻易就买了大房子加名车,还能安排个体面的工作。
两相比较之下,再加上现实中的一次次失意,会彻底失去信心,放弃自己,从刚工作时的踌躇满志,变成混吃等死混日子,宅家上网打游戏。
反正工作总是找得到,既然赚大钱不可能,那就随便混着吧。
当然,也有极少数人,能突破这两个结果。
不服输,我放弃,屡战屡败,屡败屡战,坚信未来在自己手里,坚信哪怕阶级固化也有自己的一线机会,坚信仍可能逆袭。
一次次在挫败和磨难中,动脑筋给自己找出路,尝试着去进步和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。
02
竭尽所能的
提高自己
我也不怕说说我当年的糗事。
很多朋友今天会觉得,毅冰很努力很厉害,英文水平还算可以,能写几本书,而且还能自学法语和德语。
这些是我真正想学的么?
其实我没有那么好的主观能动性,也没有那么强的动力。
自学法语,那是因为我毕业的时候根本找不到工作,没有经验,运气或许也不太好,处处碰壁。
那时候我发现招聘网站上,有一些大贸易公司招法语业务员,招聘广告放了很久,我才猛然意识到,学英语的人太多太多,很饱和,但是懂法语的相对少了一大片。
这其中又出来做外贸的就更少,所以稀缺啊,底薪居然能给3000块,让当时的我羡慕不已。
我心里就想,我要是自学法语,哪怕没有专业水准,但是能用邮件基本沟通,或许就能找到这样的工作。
哪怕不给3000,1500也是好的。
所以,我就去自学了法语,才有了今天这么懂一点皮毛的水平。
德语,同样不是我自己多用心,有多强的自控能力,也是因为现实问题。
当初学了法语后,也能勉强用法语写邮件了,但不知怎的,偏偏就没找到像样的工作。
也是奇了怪了,那些大贸易公司,突然间都不需要法语业务员了。
而我工作几个月后也开始发现,外贸行业,貌似法国的客户也不是太多,反而德国的客户和大买家都更专业,很多大订单开始出现,各种各样的询盘涌过来。
跟法国相比,德国的经济也要强上许多。
那时候,我的能力还是相当一般的,虽然自己研究了开发信,研究了google搜索,能够找到对应的联系人,针对性开发,但是效果实在一般。
说白了,我的专业度和能力,还是非常缺乏的。
但那时候的我不知道,我以为,是我们公司小,是我们没有工厂支持,是我们价格不好,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。
我就突发奇想,如果我能用德语跟这些德国客户沟通,会不会让别人大感亲近,就有可能争取一些机会,给我一些订单?
你看,这都是阴差阳错的结果,根本没有如今外界对我描述的多么高大上,多么有志向,在不如意的时候,奋发图强,多年的坚持拼搏,于是有了…..
很多人成功后,外界描述的各种故事,都是美化和传奇化的,都经过艺术加工,你要真的相信,那就是智商有问题。
说难听点,当一个人什么都不是,什么都没有的时候,他首先要做的,自然是解决温饱。
其次要做的,就是尽可能多赚一点钱,让生活稍微好一点点,仅此而已,这才是真实的。
马云当年一次次创业失败,他想尽一切办法给自己找出路的时候,或许也只是想赚点钱而已。
他当初会不会想到,将来能成为能改变行业格局的互联网大佬,能成为富豪榜前列的人物,跟众多总统元首觥筹交错么?
马英九当年只是法律系毕业的学生,回台湾做了蒋经国先生的英文秘书,他当初能想到,未来自己能成为国民党主席,甚至台湾地区领导人么?
他当初能想到,自己30年后,能与大陆领导人在新加坡会面,成为两岸分隔60年后的大事件么?
所以身在局中的时候,没有人能知道未来怎么样。
也许成功,也许失败,也许平庸,也许什么都不会改变。
但也因为未来这个不确定性,所以乐观者,才会有更多的信心,付出更多的努力,希望能够给自己挣一份将来。
我们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,注定不会有大成就,也不可能有什么改变或推动行业的机会。
但是在我们这个小小的领域里,在自己工作的行业里,尽可能提高一些,尽可能专业一些,比大多数人强一些,这还是可以做到的。
这不是什么不可能完成的任务。
03
你过得
还是太舒服了!
很多小伙伴说,哎呀,我执行力差,我坚持不下去,我做事情三分钟热度。
我知道做外贸最好能写出好的邮件,见字如面,让客户喜欢,但是我就是坚持不下来啊,看书最多看三页。
我很想研究如今大热的社交软件营销,玩好facebook, linkedin, instagram, youtube这些, 但是每一项都好难,望而生畏,不知道如何下手。
我看别人用毅冰的mail group手法,大放异彩,屡屡斩获新客户新订单,但我怎么就做不到呢?
为什么我开发的客户都石沉大海?
这一切的一切,表面上看,是执行力的问题,实际上,远没有那么简单,我觉得,是三个方面因素造成的。
第一方面:危机感不足。
别怪我话说得直接,很多朋友之所以外贸做了多年,都成绩平平,最大的原因就是危机感不足。
说得再难听一点,就是你生活太好了,没有压力,不愁吃穿,没有经历过有上顿没下顿的日子。
房租房贷生活开支,哪怕少赚点甚至暂时失业,都有家人和父母可以顶着。
因为经济上的压力没有那么大,所以造成的危机感就会不够,就缺乏了拼命和不顾一切的精神。
我们有时会发现,起点低的人,挫折多的人,往往越挫越勇,能给自己拼出一个将来。
因为没有出路,因为没有选择,后退一步就是悬崖,无路可退,只能向前。
我当年的危机感就是,我已经穷到这个样子了,吃泡面吃沙县过日子,我如果失业,我如果被别人比下去,那就真的没有选择。
因为无路可走,唯有不断优化自己,自己给自己去挣一口饭,去走一条路出来。
别人不给我机会,我就自己去创造机会,我就要给这些老板证明,我比你公司这些业务员强很多,能力全面很多,他们拿你3000底薪。
我只要1500你用我吧,你会发现,我比他们强不少,而且我便宜很多,我还能给你赚更多钱,试试看吧。
因为充满危机感,时时担心失业,所以就逼着自己一直往前走。
我想说,人都是贪图安逸的,没有人天生勤奋,要么就是现实所迫,要么就是收入自由后有很强的理想和使命感。
所以我们假设一种情况,当你天天要发愁下个月的房租,发愁下个礼拜的饭钱,发愁还欠了朋友几百块钱暂时还不上的时候,或许就会觉得时间太少,时不我待。
要用足每一分力量,去改变现状,再也不想过这样的日子,再也不想受穷了。
可如果你经济状况还好,哪怕吃不起米其林大餐,也可以随时跟朋友聚餐,平时买买买也没有太大的负担和压力。
这时候,一般人的选择,就是大不了降低一点要求,日子还是过得下去。
收入不怎么样,但还算稳定啊,也还马马虎虎了。
买不起奢侈品,那就买点精品,小众品牌也挺好的。
最近网购有点猛,剁手严重啊,接下来那就节制一下。
孩子读不起私立名校,那也没事,普通的学校甚至公立的也成。
房价涨得太快,或许住大平层和别墅不现实,但是从现在的140方置换180方还是可以的。
很现实吧?
是的,但这就是大多数人的真实写照,因为有选择,因为有退路,因为不太差,因为还有家人可以分担,所以危机感没有那么强。
那你去改变现状的动力,就没有那么充分,没有那么迫切。
04
好好的客户
怎么不见了?
第二方面:规划不科学
每个人的时间都是一样的,每天就那么多。
为什么有些人做得事情可以很多很饱和,有些人一天到晚做不了多少?
这其中的原因,就是效率的问题。
而没有人天生效率极高,这是有意训练和规划后的结果,也就是用一套适合自己的方法,来提升效率。
我曾经在《外贸高手2》这本书里,总结了四象限的工作管理方法。
这个东西本不新鲜,已经流传很多很多年了,我相信很多朋友看书的时候,都会觉得有点道理。
好,那我问你,你看了书,你执行了么?
我相信,大多数的答案是没有。
因为各种方法也好,技巧也好,听的时候,或许受到很大的触动,或许也下了一定时间的决心。
但是一段时间过后,还是一切照旧,依然维持现状,维持过往的工作习惯。
我们在读书的时候,其实时间是最多的,但大家都一样,大多数时间或许用来看电视,用来消遣,用来谈恋爱,用来旅行,用来发呆。
工作了以后,会发现时间少了很多,有各种事情要处理,也有各种私人的问题,根本很难挤出整块的时间。
等结婚后,甚至有了孩子后,时间就更少,需要处理各种家庭琐事,需要留出时间给家人。
那我们如何挤出更多时间,放在自己的工作上,放在自我的提高上?
简单,还是那个大家都知道的结果,就是碎片时间的利用,如何把零碎的时间用到极致。
这个问题我在这就不展开述说了,又是一个讲不完的大课题。
我想请你思考的是,有哪些时间,是被你浪费掉的?
每天有哪些事情,是可以利用好碎片时间去完成的?
当你拿出一张纸,详细写一下你认为自己可以利用的时间,写一下如今被浪费掉的时间。
两相印证和总结后,你就会发现,其实你还可以做很多事情,其实时间没有你想象中那么少。
要知道,很多做外贸的宝妈,带着一个甚至两个孩子,自己要做家务,要照顾孩子,要做饭,要处理各种生活琐事,其实无比繁忙。
但是她们,依然还能做点外贸,有些甚至还做得不错,试问,别人怎么做到的?
这里面同样没有奥秘,没有人天生无比强悍,天生可以多线程工作,都是在现实中不断找方法,不断优化时间利用,把碎片时间用到底罢了。
有个学员就跟我讲,她给孩子喂奶的时候,大约需要半小时,这时候她就戴上一个耳机,一边可以关注孩子,另一边还能听我的课程内容。
她做饭的时候,iPad就放在厨房,滚动播放课程。
孩子睡着的时候,她就有一小时左右的时间,半小时用来洗碗和简单打扫卫生,还有半小时,可以立刻处理邮件,跟工厂沟通…..
因为时间有限,她的每一个动作,都必须极高的效率,这就是一次次磨练出来的,不断优化,不是她天生手脚多快。
05
专注打造
自己的核心价值
第三方面:被外界影响
这五个字,你可以理解为:
没有自己的核心目标,容易被其他人影响,不断改变自己的方向。
也许别人做mail group有点成绩,你就很好奇,立刻去学,希望自己很快就能有所成。
也许别人说中东市场好做,接下不少订单,你就会心痒痒,就会考虑去迪拜看看,甚至专门开发下中东客户。
也许别人说社交软件是如今的主流,你或许就会放弃多年的邮件写法,尝试用社交软件去沟通客户。
也许别人说外贸的大船要沉,未来B端没戏,一定是C端成为主流,你又会想,我传统外贸做的一般,看来要换跨境电商。
一次次,根据别人的情况和观点,不断影响自己的决策,没有立场,容易被别人带节奏。
一年一年下来,在原地不停打转,看起来尝试了很多,但是效果都很一般。
或许你也很疑惑,同样一件事情,别人做得那么好,为什么我做了,效果就一般?
为什么别人社交软件玩得很溜,我也学了用了facebook和linkedin找客户,就没什么成绩?
为什么别人做跨境电商,订单接到手软,我也做了,怎么就小猫三两只?
因为被别人影响,看到这里赚钱,想杀进去;听到那里机会多,也想尝试。
这个想做,那个想做,这个想学,那个想学,结果就是什么都做得很一般,都是浅尝辄止,都很难深入,自然不会作出太大的差异化。
同质化的竞争下,只有不断优化,做出差异化,打造核心竞争力,才有可能挣出自己的一亩三分地,才有自己的核心价值。
很多人把开始当成结果,觉得跨境电商很热,杀进去就对了,觉得mail group效果很好,我做就是了,其实没那么简单。
这些仅仅是开始,你只是入门而已,要到收获阶段,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
你看到机会,冲进去,但跟你一起冲进去的,可能还有三万人。
你如何认为,自己一定能打败剩余的29999人?
你有信心去拼到底,去坚持到底么?
还是说,你有退路,不会全力以赴,只是试试而已?
如今的信息非常丰富,传递足够快速,这是好事,也是坏事。
米课圈的出现,给外贸人打开了一扇窗,发现外界还有如此多厉害的小伙伴,还有那么多五花八门的技巧和方法。
但是你有没有想过,在打开一扇窗的同时,其实也关上了一扇门?
你看到的东西,无数的外贸人也都看到了;你在提高的同时,别人也在提高;你在学习的时候,别人也在学习。
那问题来了,你如何构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?
我还是那句话,不要被别人影响,要用心发挥好自己的长处,把你的工作做深入,不断构建防火墙,这才是目的和方向所在。
比如客户搜索能力、海关数据的应用能力、还有各种相关的技能,料神比我强太多了,我拍马都赶不上。
比如社交软件的使用,营销方向的策划,颜sir就后来居上,把我这个老古董彻底打败,我毫无还手之力。
比如商业思维的架构,创意化的销售策略,产品的定位和方向,这些领域汪晟是大师,我怎么加油都不可能望其项背。
那我怎么办?难道我就什么都不做,就混日子?
难道我就转而学习他们的内容,跟他们竞争?
这不现实的,方向错了,如果我被他们影响,不断调整自己的定位,只能让自己思维错乱,也无所适从,会越学越迷茫,越做越迷茫。
我能做的,就是专注于我自己的长处,专注于我的核心价值,构建自己的防火墙,打造自己的核心价值,不断深挖,不断深入,这才是我应该做的,也是必须做的。
所以到今天,我还没有被淘汰,还活跃在外贸一线,就是这个道理。
不盲从别人,不用自己的短处,跟别人的长处竞争,或许这就是秘诀吧。
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,要说不被外界影响,其实是很难的。
越是在这个时候,越要清醒的认识到自己的优缺点,认真分析和寻找自己的发展路径,制定好详细的规划,不断强化优势,但无需过于弥补短板,只需要有基本的了解和涉猎就行。
广读书,是为了让自己的知识结构更加丰盈,但无需功利化。
希望我这个答案,能给大家带来些许的思考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