做外贸,地域到底是不是特别重要?
前段日子,有个朋友就问了我这么个问题:
他在石家庄做外贸,快有两年半了,但最近受南方外贸氛围的诱惑,在纠结要不要去深圳这个外贸一线战场锻炼?
坦白说,在外贸这个行业里,南方强于北方,东南沿海比内陆和中西部强,这是事实。
国内外贸行业,主要分布,我认为前面有三个梯队。
第一梯队:广东省、江浙沪、福建省
第二梯队:香港特区、台湾省(抱歉,港台如今只能算进第二梯队)
第三梯队:环渤海区域,包括京津冀和山东
至于其他的武汉、郑州、合肥、成都、南昌等城市,也有不少不错的外贸企业,但是我没有归入第三梯队。
原因就是,这些城市虽然不错,机会也不少,但是周边的产业集群和供应链,相对薄弱和单一。
只能说是好的外贸城市,但是很难归入前三梯队。
所以,优秀的外贸小伙伴,大多出自以上三个梯队,又或者后面这几个重要的外贸城市。
我不是说其他城市不好,也没有地域歧视,只是相对而言,其他城市的外贸人才集中, 相对会缺乏一些。
举个例子,假设你想做塑料制品,或许这类产品,产业集群是浙江的黄岩,也有部分在广东。
但是你偏偏在甘肃的兰州弄个贸易公司创业,可以么?
当然可以,但是你在兰州周边,就缺乏这样的供应链,你就需要在浙江和广东采购。
而兰州属于西部内陆城市,缺乏港口优势,如果要海运到沿海,再出口,用的还是沿海的供应商,第一关的报价,就过不去。
所以外贸行业,其实高度依赖于供应链和配套产业。
01
最强悍的是
资源的高度集中
为什么我从来不担心,越南的工厂和东南亚的工厂,会逐渐取代中国制造?
因为这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。
别听欧美那些傻媒体危言耸听,很多人是故意营造一种言论铁幕,给大家施加压力罢了。
包括很多客户也会吓唬你,你要是不给我降价,我就下单越南,我就下单印度,大家别慌,事情没那么简单的。
我去过很多国家,深入了解过当地的工厂和供应链,根本不是欧美渲染的那样,可以在未来取代中国制造。
举个简单的例子,越南的木材质量很好,价格也便宜,所以越南当地,有高度现代化的工厂,美国人投资的,甚至老美派了专业人士来管理。
一开始,的确是可以吓唬人的,觉得还不错。
但是后来,美国人发现,这个工厂,根本无法生产复杂的家具,只能做一些基本的柜子,基本的婴儿床这些简单的木家具。
原因是什么?
第一:熟练工人的缺乏。
中国作为世界工厂,是经过长期锤炼的,越南本身人口基数太少,熟练工人就更少,再加上思维意识上,远没有中国人的踏实和吃苦耐劳。
再加上拿到工资就消失,钱花完了再回来,性格懒散效率也低,所以熟练工人这一块,就是硬伤。
第二:配套产业的不足。
你在越南开个家具厂,木材是很容易,很便宜,但是配件呢?
塑料配件去哪里找?金属配件哪里找?电镀厂哪里找?当地甚至连螺丝都没有能力生产,要从中国进口。
当然,我相信,专业的美国人,把技术和管理能力带过去,的确可以通过供应链管理,来解决这些问题。
但是一套沙发上百个配件,可能80%都要从中国进口,安装和维修家具的工具,也要中国进口,就连你家具厂的设备到生产线到货架,都要中国进口。
这么一来,哪怕成本低,供应链条无比复杂,结果会如何?
这就是为什么,很多广东老板前几年去越南开厂,没几年偷偷回来的道理。
第三:规模经济的限制。
中国拥有大市场、大产能,是有能力做大订单的,其他东南亚国家呢?
产能上就难以搞定。
不夸张,我四年前下单给印度的供应商,七万条毛巾,印度人签的合同,交货期两个月,结果两年才交货。
产能是一个问题,管理又是另一个硬伤。
但是在国内呢?
别说七万条毛巾,哪怕你七十万条毛巾,只要你想一个月交货,整合多家工厂,照样给你做出来。
沃尔玛曾经有一个促销订单,六十万条牛仔裤,要求两周内交货,全世界没有工厂可以办到的。
只有中国供应商,真的整合了一个地区的纺织类工厂,供应链全面开动,上游配套工厂全面启动,两周内送上飞机,空运到美国。
所以,在我看来,外贸的第一梯队,最强悍的,不仅是人才的丰富,更重要的,是资源资金的高度集中和无比完善的产业链。
比如在宁波,你要做一个什么产品,大概率可以在周边找到工厂,然后找到纸卡的工厂,找到辅料的工厂,找到配件的工厂,找到印刷的工厂,找到电镀的工厂等等,再加上港口就在附近。
这才是中国外贸最强悍的地方。
02
有想法
不妨闯一把
我记得曾经看过联合国的某一份报道,全世界最完善的产业链,其实就在中国的广东。
广东可以生产最最丰富的产品,目前广东无法生产的产品,极少极少,。
除了一些超级高科技的东西:比如大型船舶、大型龙门吊什么的,否则没有什么东西是广东不能生产的。
第二就是浙江,浙江可以生产的品类,低于广东,但是比江苏和福建要强一些。
再看上海,很多人本能认为,上海的产业比较单一,主要是金融中心,是大都市,是一些外企的采购办事处甚至中国区总部,外贸方面并不是太强,那就错了。
上海的制造业,的确品类不多,因为周边是江苏、浙江、安徽三省,发展总部经济,依托三省的实力发展外贸,一点问题都没有。
而上海本土制造业,其实还有不少强悍的。
包括大型船舶行业,汽车行业,因为这些产业,往往能带动一整个的产业集群,无数的配套工厂。
这就是为什么,珠三角和长三角,是如今中国经济的中心,也是外贸的核心引擎。
就是因为,产业链的高度完善,带动了无数的配套工厂,从而把制造业到服务业,都一起带动,然后因此而吸引大量的人才集中,形成了良性循环。
貌似话题扯远了,回答你最后那个问题,要不要去南方,要不要去深圳,应不应该出去锻炼下?
我的答案是,你还年轻,有无数的机会和选择,也有大把的试错机会,为什么不呢?
为什么不去拼一下呢?
至少用心过,努力过,去见识这个世界,去见识中国外贸最顶尖的人才,去学习和历练,这是最好的时候。
成,自然好,对于未来,你可以有更多的选择,可以有更多的规划。
败,也没事,哪怕回到二三线城市,你的经验和能力,也能够在当地鹤立鸡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