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几天,米课圈有位朋友发了一条动态,大概是关于某线下培训机构盗用米课课程知识体系的。
至于价格,不说了,相当的高。
米课的学员看到后,都很是愤怒。
后来,有位朋友问我:
一款呕心沥血打造出来的原创产品,没多久就被轻轻松松被复制了,抄袭者赚了钱,而原创却无可奈何。
外贸行业中,也开始发生这种情况,缺乏创新,出现了大量的同质化。
站在我的立场上,我怎么看待这样的事情的?
在如今的大环境下,外贸企业的出路又在哪里?
01
抄袭是对
原作者的不尊重
首先,先谈一谈关于“抄袭”的事情。
正如你所说,某线下机构盗用米课内容,会让知情的学员很愤怒,当然,我也会为此愤怒不已。
原因很简单,原创不易,需要花很多时间和心血,许多东西,都是经验的总结,都是有价值的东西。
被人堂而皇之剽窃,原创者会是何等伤心和难受?
好比我自己,从情怀角度上看,我当然特别希望,自己写的东西,自己做的内容,能被大家所尊重。
你可以不喜欢,可以挑毛病,可以指正错误,甚至可以无视和鄙视,我都能接受。
唯一无法接受的,就是把我的创作,改个名字,甚至改头换面,变成“自己”的,那就真的很无耻了。
从经济角度上看,山寨、抄袭、剽窃等等,都是伤害原创者利益的恶劣行为。
我们可以简单举个例子,假设没有人抄袭,大家都尊重原创,所有的内容引用,都规规矩矩注明出处,那或许我的影响力扩散会更大,书卖得更好,课卖得更好。
但因为有抄袭存在,终究会蒙蔽许多不知道我的人:
也许有一部分人会相信抄袭者就是原创,然后买别人的课,各种线下课程和讲座,那这部分利益,就是我的直接和间接损失。
在美国,为什么下载一首盗版歌曲,法院会判你赔偿一个天文数字?
就是因为你的下载,你的扩散,让版权所有人失去了部分收入。
所以我们偶尔会看到新闻,在他们哪里,抄袭、剽窃、盗版,都是很严重的行为,动不动都是数百万美金甚至很高的赔偿,让人不敢轻举妄动。
但是很遗憾,目前国内的风气,虽然比过去进步了不少,可知识产权的保护这块,还是很薄弱的。
比如那么多公众号,我可以随口说一句,大部分都在抄袭。
也不能说完全抄袭,就是今天有什么热点,别人写,我也写,把别人的文章和内容,稍微梳理和整理,就可以发了。
至于目的么,就是引流,就是增加点击量,然后植入广告,做自媒体,或者扩大影响力,或者其它途径变现。
你要问,难道读者都是傻子么?
不是,我相信很多人不是,但是这部分清醒的人,就不是他们的韭菜,直接被筛选掉了。
归根到底,还是犯罪成本太低,维权太难。
02
归根结底
犯罪成本太低
比如有人抄袭了我的某篇文章,我知道了去投诉,提供各种证据,证明我是原创,但对方也不会羞愧,最多把文章删除,或者下线,仅此而已。
说不定还觉得这已经是对我天大的恩赐了。
我还想怎么样?我还能怎么样?
不怕告诉大家,也不怕得罪人,从来没抄袭过我内容的外贸培训类企业,真的是凤毛麟角。
哪怕阿里这样的大企业,照样有人堂而皇之地抄袭我,太普遍了。
每次一发现,我就投诉,就提供证据证明我原创,让阿里下线,对方也的确会照做,这点还算不错。
但是我的时间损失,维权成本,会赔偿我么?
有一次,还是2013年,阿里的某位讲师,甚至把我的内容整理,做成电子书,变成内部教材,变成他的“原创”,还大肆开讲座,毫无羞愧之心。
这事情难道不会曝光?
我那时福步论坛这个帖子,一千五百万的浏览量,怎么可能蒙蔽所有外贸人?
那次我真的有点火了,直接写邮件给阿里的某位主管,我的邮件写得很讽刺。
我当时说的是:“要抄,也要有点抄袭本事,起码洗洗稿。
可如今呢?
你们抄我的文章,连我的错别字也一字不改照抄?抄了99.99%的内容,唯一没抄的就是我这个作者名字。”
阿里的回复是,他们也很为难,因为他们只是平台方,这是用户的个人行为,他们无法监管。
但是有一点他们可以保证,如果一旦发现别人造假,他们会立即删除内容。
但是造假者,受到惩罚了么?
不会的。
对他们而言,内容是抄来的,如果被原创发现了,被投诉,那就下线。
然后明天继续接着抄,你又发现了?
那就再下线咯,后天还可以接着抄……
反正复制粘贴而已,太easy。
就因为犯罪成本太低,根本可以认为没成本,但是维权成本太高,要很多时间去搜集证据,也要提供证据证明我是原创,你说说多难?
我不可能每天不做正事,一天到晚打假,关键还没有一分钱赔偿?
有些人或许会说,你内容好,我真的是借鉴啊,我也是用来学习的,算不上抄袭。
那好,就根据国际标准来判定吧,7%的内容重复,就铁定抄袭,没什么可说的,也不存在狡辩余地。
如果不是原创的,那就跟写论文一样,句句有来源,字字有出处,你甚至可以大段引用。
阿里是大流量所在,用户无数,为了不让大多数人被蒙蔽,认为是我抄袭了他们讲师内容。
真的有这样情况,从2012到2014年,经常收到别人的质问,说我的帖子是抄袭的,因为看到过似曾相识的内容。
然后我不得不解释,得让别人自己去网上看,大家发布的时间,别人不可能发布时间早于我,那些人才慢慢了解,他们是被蒙蔽了,我才是原创者,不是抄袭者。
后来,我想出了一个破局的办法。
我的方法就是,我主动给阿里供稿,我的内容,许多都在阿里的外贸圈同步,甚至我还主动给阿里写一些独家的文章。
当然,一切都是免费的。从那之后,阿里这边,所有对我的内容抄袭,基本就绝迹了。
03
原创艰难
代价太大
再说说为什么抄袭严重?
为什么airpods刚出来,华强北就有同款?为什么刘海屏出来,满世界都是兄弟姐妹?
原因很简单,因为创新太难,原创不易,而且成本太高。
跟着别人模仿,这才是成本最低,也是赚快钱的办法。
虽然面子上,会有些过意不去,甚至被别人骂,那又如何?
相比人民币进口袋,对很多人而言,挨一些骂,还是没问题的吧?
很多人都会觉得,面子才几块钱一斤?
所以我们的外贸工厂,我们的制造业,为什么独特的原创那么少?
为什么许多老板,不愿意投入资金在技术研发和革新上?
为什么不愿意巨资投入在设计创新上?
非不为也,实不然也。
许多老板,其实真的是有这个意识的,想把产品做好,想做自己的设计,做自己的品牌。
可结果呢?和大家讲个我身边的故事吧。
有个深圳老板,对我大吐苦水,他研发一款产品,差不多一年半,找意大利公司设计外观,找日本的工业设计师做结构,打样无数次,模具报废了四套,前前后后烧了70多万人民币,才出来一个还算满意的样品。
他心里想着,接下来可以投放市场了,可以把利润定到30-50%,好好赚一点,毕竟独立研发的新产品啊,从结构到外观。
可是现实给了他一闷棍。
他的产品还没上市,还在跟客户谈判,刚拿下第一个订单,在量产阶段,结果发现已经有同行接到许多订单了:
产品一模一样,价格比他便宜25%。
他快疯了,产品都没有注册外观专利,怎么搞?而且别人怎么这么快?
他调查了一下,怀疑要么是公司有内鬼,透露消息出去,要么就是外发电镀的时候,外协厂那边泄漏的。
但是要打官司,谈何容易?如何取证?
别人也可以说,别人先研发的,研发好几年了,甚至炮制一堆所谓的证据,这官司怎么打?
后来他就告诉我,以后真的不想再搞什么研发了。
就看市面上什么好卖,我们拿过来,稍微改改外观,就开始做吧。
这是最快,也是最便宜和最简单的。
看,这就是劣币驱逐良币。
因为没有对原创极好的保护,原创很难赚钱,反而抄袭者,不用什么成本,可以低价抢客户,抢市场。
原创太难了,不是么?
对抄袭的人,就算抄袭不成功,也没有损失,更不用负责,没有什么犯罪成本,自然就有恃无恐了。
04
发展
需要一个过程
那既然我们这样的小老百姓都知道,要保护知识产权啊,要这样那样啊,难道国家不知道么?
当然不是,有太多比我们聪明和智慧许多的人,但为什么不立刻立法?
为什么不用严刑峻法,高额赔偿,来保护原创呢?
我的理解是,中国还处在一个高速发展的过程中,为了整体的发展,必然要抓大放小。
必然有些地方,不能太死板了。
就好比当年加入WTO,很多领域,我们依然是不开放的,只是逐步开放。
这就给了国内企业成长和发展的时间,而不至于一开始就全面西化,然后让列强一口气摧毁民族工业,这是不现实的,也是不可能的。
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,当然有必要,但一开始就过于严苛,那对于大多数人的积极性,是一种损伤。
我们不能指望每个人都是天才,我们必须理解水至清则无鱼的道理。
但是这个问题,会随着时间的推移,变得越来越好。
我们也一定可以在不久的将来,看到中国的设计、中国的技术、中国的品牌,逐渐起来,扩散到全球,而不是如今的代工为主。
或许你不知道的是,当年德国制造的起步,也是山寨和抄袭英国,也是剽窃英国的技术。
德国制造最初也是廉价和低质量,一直到积累了技术和资金后,不断改善,不断创新,直到今天的地位和口碑。
或许你不知道的是,当年美国人为了保护本土企业,为了让美国制造和设计起步,美国政府一概不承认欧洲的所有专利,就是为了给美国企业一个发展的窗口。
美国人无耻吧?严格上说,的确无耻。
后来制造业转移,日本承接了美国的制造业,日本人有多少原创的核心技术?
其实也很少,日本许多的企业,其实还是抄袭欧美。
只是日本人在这个基础上,不断加工,做得更加精致和精细,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“微创新”。
05
总有少数人
认真做产品
而如今的中国大陆,承接了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的制造业,再加上自身的红利和优势,短期内就变成了世界工厂,有了足够完善的产业链和世界上最大的单一市场,那下一步如何呢?
有了钱,有了熟练工人,有了完善的上下游工厂,自然接下来就是用大量的人才和积累起来的资金,逐渐进军欧美国家的核心优势,这才是让列强们瑟瑟发抖的地方。
并不是很多人说的什么意识形态不同,现在赌的是国运,是下一代的核心地位和国际领导权,是新一轮的货币战争和技术战争。
按照中国的发展速度,很快又可以领导全球,这是必然的。
比如医药领域,在过去,那是欧美大药厂的天下。
中国的药厂,说白了就是仿制而已,也为人诟病。
但是这两年,我发现情况不同了:
国内的企业也开始发力,开始有了原创的东西,也开始砸重金搞研发,招揽全球人才,各路科研团队,还真的做出了几个重量级药物,包括白血病的某种靶向药,刚刚被FDA通过,在美国上市。
你看看福布斯和胡润的最新富豪榜单,如今医药企业的老板们,开始杀进中国富豪榜,这就是好事情。
这就说明了,我们中国人,是完全有能力创新,完全可以搞原创,这不是欧美的专利。
只是我们发展时间短,前期需要模仿,需要抄袭,需要仿制,需要积累技术,需要培养人才,需要积累资金,需要改变思维等等。
可到了一定阶段,这些问题都会逐步改善,这也是一个国家和无数产业发展的必然。
比如做网站的,做SEO的,做全网营销的,做系统化方案的,这类企业在国内有多少?
真的是有非常多家,数都数不过来。
那这里面,真正做的特别好的,用心去原创,去做精品的,又有多少?
其实并不多。
所以我特别喜欢Tommy的公司“慢慢来”,不是因为这个公司的盈利能力多强,相反,我甚至不止一次跟Tommy指出,这个模式很难赚大钱,反之,风险却很高。
因为极高的人工成本,加上规模限制,很难不断复制。
从纯粹的职业经理人角度去看,这真的不是一个好项目。
那我为什么喜欢呢?
因为我喜欢他的情怀——愿意去创新,愿意脱离这个抄袭和山寨的大背景,去做原创,去提高审美,去认真做精品;
而不是随便找模版搭建,粗制滥造的仿品和大路货。
因为“量身定制”,因为“独一无二”,就注定不可能是大众化的东西,就注定在无数低价竞争下,会失去很多客户。
但我相信二八定律的存在:
终究有少数人,会追求自己的理想,会把一件事情用心做好,而不仅仅为了赚钱。
赚钱只是用心做好事情的同时,自然而然的馈赠罢了。
一个行业,终究要有人愿意创新,愿意挑战高难度,才能逐渐带动整个行业的进步。
06
外贸企业的
出路在哪?
再回答最后一个问题,我们外贸企业的出路在哪里?
严格意义上,只有两条路:
要么选择往上走,突破、创新、更难;
要么选择往下沉,降价、放量、亦难。
说实话,在如今充分竞争的环境下,已经不存在特别好走的路,红利只会越来越少,红利期也会越来越短。
未来的方向,想要分大块蛋糕,那就只有从技术、品牌、设计、品质、管理等等方面下功夫,别无他途。
从“做好-产品”,逐渐进化到“做-好产品”。
最后补充两句,从我的立场上,我其实很反感抄袭,很讨厌山寨,很迷恋原创,很尊重研发。
但是我完全可以理解,在到达这个理想阶段之前,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
而这些年,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,一直在改善,一直在进步,这就说明了整个社会在发展,大家都思维意识在进步,这些都是可喜的事情。
我们有句古话,叫“仓廪实而知礼节,衣食足而知荣辱”。
我相信明天会更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