毅冰®

广交会在即,这份攻略外贸人请务必查收!

时隔三年广交会重新启动,外贸小伙伴们都做好准备迎接挑战了吗?

参加过不下三十次广交会的我,来跟你聊聊。

一. 也许今年春季广交会没有那么乐观

今年的广交会还有一个月就要开幕了,so,憋了几年的外贸人,是不是相当兴奋呢?

毕竟过去的三年,经历过无奈的在线开发,体验过一言难尽的线上广交会,实在让擅长跟客户打交道和面对面沟通的业务员,感觉英雄无用武之地

如今放开后,我们等了很久,客户们也等了很久,这次的广交会,是不是大家一拍即合,狼狈为奸,哦不,英雄所见略同,把合作建立起来,订单如雪片般飘来?

也许,你想多了。我个人的一点点浅见,哪怕数据很好,但许多的外贸人,展会后自己的感知,或许没有现在那么乐观

原因有三:

第一,广交会从过去外商直接采购的模式,逐渐变成了信息交互的渠道。

客户们来走走看看,找找新供应商,顺便跟老供应商叙叙旧。

这里面当然会有询价和报价,但是电子商务的发展,让客户已经不用向过去那样,必须在展会签单和开支票。

很多展会的当面接洽后,考验的是后续的沟通、开发、谈判、协调,解决客户痛点、价格磨合、临门一脚等等,关系到太多太多因素。

第二,很多欧美客户,可能并不会在这个时候来参加广交会。

我相信大家通过数据可以查到,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,从美国、欧盟,已经变成了如今的东盟。

所以东南亚和中东区域,来访的客户相对会多一些。传统的欧美客户,或许还未能恢复到三年前的广交会,这是我的个人判断。

我问过不少美国老客户,得到的答复都是,还在申请中国签证,预期5月份左右才能最快来访。所以他们都计划参加今年秋季的广交会。

由此可见,春季广交会,许多的欧美客户可能还因为签证或者种种原因,会推迟行程。

第三,大多数供应商还没有找到如今的工作状态。

过去的三年,我们都停留在一个几乎静止的状态中。工作方式也好,思维习惯也好,我相信大多数人不禁没有进步,而且还在退步。

可外部的时间是变化的,是流动的,不能说一日千里,但变化绝对不小。

这个时候展会突然恢复,你用三四年前的参展的方式,随便带一堆样品过去,摆摊一样陈列,还能有好的预期和收获么?我持保留意见。

而从客户的角度而言,这几年海外虽然也有不少冲击,但是展会一直都在举办,大家一直在做信息交互和学习进步的动作。

这时候,客户们来到中国,参加广交会,看到的是跟几年前一样的工作方式,一样的流程和审美,他们会怎么想呢?

所以如今这一次的春季广交会,对于大多数供应商是一次练兵的机会。

实实在在跟客户接触和打交道,了解需求,也开始触摸市场的变化和趋势的变化,从而调整自己,在下一次的秋季广交会做好充分准备,找到自己的生态位。

二. 新人参展,究竟要注意些什么

按照我的习惯,我会把展会拆解成三个模块:

-参展前-

-参展中-

-参展后-

在每个阶段,都有详细的checklist来记录自己要做的事项,要准备的东西,要执行的细节,一条一条的标准化内容,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SOP

如果你还没有做到这些,我建议重新思考和量化自己的工作流程,你的路径并没有跑通,还是按照拍脑袋的方式,凭感觉在做事。

如果你是新人,请记住我说的,要把工作流程化,带着眼镜去看,去揣摩公司最优秀的业务员,他是怎么做事的。

如何接待客户?如何打开局面?如何价格谈判?如何后期跟进?包括每天的动作,说话的语气,谈判的节奏,都需要一五一十记录下来。

哪怕带着录音笔或者手机,录下一个个沟通场景,回去重新复盘,一点一点去抠细节,去模仿和对照,去印证自己的想法。

另外,不要呆在摊位里一动不动,很多机会是要获取的,是要自己去主动出击,而不是守株待兔等着客人送上门。

要去看看,你的同行陈列的产品是什么?他们如何接待客户?

客户离开后,你是否在下个转角就过去打招呼?你跟客户交换名片,用什么样的话术?如果客户一次次拒绝你,你如何优化谈判方式?

新人参展的第一要务,就是虚心学习,放弃一切不切实际的幻想,脚踏实地去练兵,为将来自己独立参展做准备。

三. 展会的模式是否会被电子商务替代

在目前的科学技术还没有发展到身临其境的水平之前,线下展会是很难被取代的。

很简单的道理,哪怕如今互联网购物很方便,很简单,你为什么还会去商场购物?去水果店买新鲜水果?去专卖店买衣服?

因为你有的时候不知道自己要买什么,去商场逛逛、走走看看,能给自己一些灵感和体验,也是一种生活方式

因为网上购买水果,看到的只是图片和价格。但是在水果店里,你可以真实地看到摸到,甚至试吃,能买到你觉得口感和外观和价位都让你接受的新鲜水果。

因为买衣服,不仅考验尺码,也考验合不合身,还要考虑到面料和搭配。为了避免买家秀和卖家秀的巨大鸿沟,很多客户依然会选择在实体店消费。

所以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,线下展会都提供了一个买家和卖家面对面的场景,这种真实的感觉,这种交流和开会的过程,是无法被线上工具彻底替代的。

而且很多行业和产品,是特别需要且适合线下展会的。

譬如我们philotimo发售一款新的产品,很漂亮的咖啡杯碟,什么渠道最合适?

当然是线下的展会,专业的礼品展或者家居用品展,这一定是合适的。

因为对口的买家们能现场看到我们的新品,能看到我们的主推的广告,能直接摸到真实的样品,能跟我们当场交流价格以及具体的合作、代理方式等等。

线上能推么?当然也可以,但会面临更多内卷的价格火拼,在客户看不到真实产品的同时,只看图片和价格,往往是无所适从的。

高价格的产品就很难获得更多的机会,这就是电商的缺点所在,会人为进行一轮又一轮的价格竞争

西方消费者的习惯,依然是线下的场景为主,线上购物为辅,这是如今的现状。即便在线购物发展迅速,短期内并无法全面替代线下的生意往来。

我也希望告诫外贸人,不要总想着谁会替代谁,未来是一个共存的局面,大家一起发展,相互有壁垒和通道,这才是正常的。

说了这么多,你还有什么疑问么?评论区给我留言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