毅冰®

客户嫌价格高于同行?一流的外贸人会这么谈…

报完价之后,客户却说自己的价格较同行太贵了。

你明明知道,同行价格虽然便宜,但是产品质量不一定比你的好,那么,你该如何尝试去让客户转移对价格的注意力呢?

或许有点经验的业务员会说,我们可以提供免费的样品,给客户做质量对比。

但有的价格敏感型客户就是一概不接受,只谈价格,这种情况,又该怎么打破僵局呢?

01
学员提问

客户背景:

在美国的中国人;与我联系的是设计师,设计师是中间的,他是给美国一个客户采购。我们没办法与终端客户取得联系,客户想做批发商。要价很低。

买过样品,很满意,很喜欢。

经常在中国采购,总是说在别人那里买了一个柜那么多(不知道真假),也总是说买了很多样品。

遇到问题:

要价太低,也不能百分之一百保证给到他这个价格就能成交。没有其他方面的需求就是价格。

我们的产品的确质量上相差不大。主要差距还是在其他附加服务上。但是谈的过程,显然客户不在意这些额外的东西。更在意价格。

设计师说客户那边咬得很死,找机会他会去跟客户沟通。已经算是特殊同意的价格,但是还是没有后续。

然后说在上海找到一家和我们质量差不多的,已经订购了。没有明确拒绝和我们合作,但是也一直不下单。

02
我的看法

如果样品推动过,各方面都满意,如今就是不下单,甚至试探性下单给别家,那或许就真的是价格上的分歧,而且不是一点点。

所以,一旦找到价格比你好,你这边搁置,那就说明,价格好不止一点点。可能是10%-20%以上的差距。

他或许会先看别家的样品来比较。如果样品跟你差距不大,他也能接受品质,那或许就是跟别家尝试性下单,都是这么个流程。

附加服务上有差距,导致价格偏高。但是客户又不在意这些额外的东西。

那现在的问题是,你能否把这些附加服务去掉,从而价格做低呢?我举个例子你就明白了。

比如我们的杯碟,有些用户抱怨,你们的价格太高了,东西是很好,很喜欢,但是价格偏高。

那好,我做一个breakdown,把情况说明,为什么我们的价格不低。

比如,我们一个纸袋,就要整整12块钱,因为这是按照dior的标准来做的,特种纸,品质很好。

那客户就说,我一直以为,纸袋不就是一块两块么,没想到你们纸袋要12块。

我说,可以,我让同事重新调整,新的一款产品,去掉纸袋,价格就降12块。

如果你要纸袋,想送人的时候拎着,也行,你额外支付12块购买,所以,我们的价格就变成了去掉纸袋

有些不介意的客户,希望价格更低,纸袋无所谓,那就直接购买不含纸袋的就行。

有些客户需要纸袋,那就另外拍一个12块的链接,把纸袋也买了。我就做了拆解。

当然,也有客户说,不是纸袋的问题,而是产品价格也偏高,我要控制成本在200以内,你们随便一套杯碟都300多的价位。

行,我们专门开发一套新款,零售价放到199,我们把包装修改,把纸袋去掉,把一切额外成本去掉,全部修改。

然后把这组新款,做成200以内的价位,来满足这一类客户的需求。

这就是我们今年的crush系列,就是做成低价款,来满足这一群对于价格特别敏感的客户。你说品质降么?

不降,依然是骨瓷,依然保持我们全新的设计。

但是我们在包装,在礼盒,在品牌卡,在纸袋上,全面砍掉成本,然后产品本身,也有一个基本款的器型,不去专门开模具去研发。就是以销售价格反推。

我们必须做到这个价格,有哪些地方可以改动,如何把价格控制到这个数字。如果可以,那就做。

如果不行,那就跟客户说清楚,我们做了如下调整,1234567,可以降低大约多少。

最低价格大约可以做到什么价位。

所以这一组,器型就相对普通,我们只能在图案设计上下功夫,然后包装做得好看,但是用的材质就相对低价些。这些都会跟客户说明白。

一项一项控成本,从而达到一个注重价格的客户所能接受的价位。

我们需要让客户知道的是,价格可以降,品质不会降。

我们是做外贸出身的,当然知道客户们在乎什么,也知道如何跟同行做出差异化。比如quality,

我们会把测试交给intertek,然后提供测试报告。哪个同行会做呢?没有的!

因为他们不是做外贸出身,而国内有没有这方面明确的标准,说白了你生产个杯子,你随便就可以卖,没有强制性要求,也没有什么规则。

但是我们不一样,我们遵循欧美零售商的做法,先让国际顶级公证行做测试,这才能确保产品的安全性。

所以我们价格不便宜,那就有我们的道理。根本不是一个概念的东西,成本完全不一样。

-End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