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客户有合作基础,在订单成交方面本应该具备优势。
如果你的价格已经压到与同行无差,而老客户依然有离你而去的迹象,是时候反思一下自己之前的工作了。
01
学员提问
毅冰老师,您好。
我有一个罗马尼亚的钢表老客户,从2019年到今年已经下单过三次定制单了,每单在20万左右。
上个月联系我想再次下单3000个,总预算在81000欧元。这个价格基本是我们的成本价,几乎没有利润。
但我却了解到客户还在到处跟同行询价。
这个订单,我们从上个月月底一直沟通在上周五,只是卡在价格上。
包括客户要的手表,盒子及配件,客户软磨硬泡,我们勉强答应作为礼物送给客户,前提是要尽快确认订单。
但是从上周六到今天周三都联系不上客户,打电话直接挂断,whats app写邮件不回复。
我跟客户讨论过我们手表所有零配件的成本价格,也分析了我们跟别家同行的手表区别。
也答应了可以给他跟同行一样的价格,甚至更低价格,在同等配置的手表情况下。
但是客户依然不说话,就让我有点拿不准,担心客户跟别人勾搭上了,更担心原本以为十拿九稳的订单黄了。
毅冰老师,还有什么好的招数吗?求赐教…
02
我的看法
1)客户比较价格,货比三家,某种程度上说明他对你的产品或许基本满意,但是还有别的选择,而且很在意价格。
2)如果没有利润,几乎接近成本价,但是同行价格更好,就要研究问题出在哪里:
为什么我们的成本会高不少?有没有优化的空间和可能?
只有找到原因,才有可能在后续的谈判中对症下药。如果自己都不清不楚,拿什么说服客户呢?
3)既然是老客户,除了工作上的配合外,还要设法建立私人交情,双轨制是必要的。
问你个问题,在给客户寄样品的同时,有没有附上一份小礼物呢?平时逢年过节,有没有相应的心意呢?
如果客户对你有亏欠感,才有可能在同等条件下,优先考虑你,或者下点订单给你,还你人情。
你平时有在这些人情世故上下功夫么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