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1
学员提问
冰大,想问您个问题,我自己想了很久,但最后还是想听听你的建议。
我一直记得您说的,降价不能随意降,要有理有据,有说服力。所以我平时也是这么执行的。
情况是这样,客户是当地国家很大的一个不锈钢厂,去年的时候买了一个我们产品A,并且试用成功。
这个产品要求指标高,不是随意的工厂都能做到。
但在去年12月的时候,想接着买产品B(其实和A是一个产品,只不过等级更高, 对于产品质量要求更好)。
但最终由于我们的价格达不到客户的目标价格,而没有成交。(去年整体情况就是中国这个产品价格疯涨,远比欧洲其他生产商的价格高)
近期客户又让我们报价产品B,说想试用,并且在两家分厂试用,但是很久之前的时候客户就说,他们常规供应商付款方式是90天账期。
刚开始,老板要求更改付款方式,改为信用证。
客户回复说集团公司不能做信用证,所以希望我们更改,维持原来的付款也可以。(50%到目的港-50%提单日60天)。
然后客户过了两天之后又说,我目前手里有比这个价格更好的,请你们优化价格。
背景交代:
这个客户我去过他的国家拜访过他,我觉得他是我接触的为数不多的,非常有谈判策略和经验老道的会采购的买手。
他懂得平衡供应商,懂得采购成本的合理化。
正是基于这种判断,我觉得他说的有比你更好的价格这个事情,我是半信半疑的。
所以当时看完这个邮件之后,我的想法是两个:
1.把客户的重点从价格上面引开,主要侧重在产品的质量上。
一来这个产品特殊,对技术和质量要求高,外加客户是不锈钢厂和一般钢厂不同,如果产品出现问题,他们会非常麻烦。
所以我把我们的产品质量作为重点,成为一个比价格更重要的因素。
2.因为我们我知道,可能对于客户来说,欧洲的本土生产商价格更好,质量更稳定。
所以当初找我们买的时候,一来我做的比较努力积极,第二是因为他缺货。
所以现在可能客户不缺货了,他对于用中国的供应商的需求就不那么大了。
所以我的想法是,直接在邮件里点破这一点,就是说我们知道可能我们目前属于你的“备胎”,但是我们非常感谢您能给我们做“备胎”的机会。
我们一定提供最好的质量和服务(已经答应他做DAP)。我想对于您而言,多一个价格适中质量稳定的供应商,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。
但是在价格上,我们已经做了很大的努力和让步了,希望您再综合考虑一下。
因为我们这个产品特殊,一没办法发样品,因为体积太大,而且客户没法只使用一个。
二客户现在要买的产品B,没办法降低它的数量来找一个新的突破口。贸易方式和付款方式也都基本谈死,所以我目前没有太好的想法了。
今早看到我们老板直接回复,我觉得有些沉不住气了。
他说根据公司的销售方向,加大了B产品的生产量和百分比。占据总生产量的70%。
所以我们想维护好老客户和拿下更多的潜在客户,所以我们价格给你euro8400/MT(之前最后一次是eruo9500/MT)。
我看了这个邮件之后觉得做法不太合适。想了半天,还是想听听您的建议。
我觉得谈判是个整体的布局,可能客户的任何细节或者性格,都能影响谈判的方向方式以及具体的内容。
所以我把事情尽可能说的全面,字符比较长。辛苦冰大,谢谢。
02
我的看法
1)其实你一开始的考量是对的,专业买手注重的是平衡。
哪怕真的有供应商价格特别低,他也不见得就会信,往往会选择平衡和安全,你还是有机会的。
哪怕同行跟你各方面都匹配,也十分专业,那客户也会考虑分开下单,来优化供应链的配置。
我不认为,客户就会立刻冒险转单,这是很考验心态的。
毕竟如你所说,A的标准就很难达到,B的标准更高。
所以客户不傻,他也会意识到这点,会考虑同行是否会用好的样品抢单,然后以次充好。
对于专业买手,这种事情见得实在太多了。
2)你一开始的做法,我觉得是对的。
先从整体优势入手,给予客户相应的支持,然后把价格牌放在后面,先不过多讨论价格,只是在最后一锤定音的阶段,做适当的让步。
这个节奏是正确的。
如果客户真的因为价格问题,找了别家,你这边他就不会浪费那么多时间了。
之所以继续磨着,原因只有一个,别家不是如他嘴里所说那么铁板钉钉的。
所以他从谈判角度,希望获取更多利益,无可厚非,我完全理解。但是同行价格比你好,是真是假,不好说。
哪怕真的比你好,好多少,是否如他所说真有那么多,同样很难说。
3)所以这个阶段,是不能操之过急,乱出牌的。
但是你老板突然降价那么多,从9500降价到8400,这一来,反而彻底打乱了前期所有的部署。
客户一定会觉得,为什么差距那么大?是不是你根本不靠谱,一开始就想忽悠他?
还是你没有权利,也不了解行情,所有一切的决定权在你老板?
但是不管客户怎么想,如今对你反而是不利的。哪怕你老板最终拿下订单,你的信誉,在客户这里,其实已经大打折扣了。
4)我一直觉得,你老板可以降价,但是内部要先沟通好,不能把你放火上烤啊。
哪怕价格真的希望8400冲一下,也要有策略。
比如先研究合适的借口,然后以你的名义,你来写邮件,从9500降价到8600,整整10%的降幅,但是也相应争取多一些利益。
然后再以老板名义出面,最终逼一下订单,适当再降50到100,是不可以这样一下子降价太多的。
反而让客人心里有疑虑,觉得你们是不是有问题,是不是会卖他次品?这是很难说的。
5)人的心态就是这样,好比你去买房,磨了半天,5万的单价,最多给你打个98折,这是底线。
但是突然开发商的老板说,给你八折,你敢掏钱么?我估计你肯定吓坏了,房子还能打八折的?
不行,我还是要看看,肯定要问问朋友,这房子是不是有问题,这开发商会不会烂尾,你肯定反而被逼着多方比较。
因为你觉得,水分太大了,有问题概率太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