毅冰®

To 外贸人:不要把努力当做你懒惰的借口

今天我想给大家讲的,是我自己的经历和一点体会:

不要把努力当做你懒惰的借口。

可能很多人会觉得奇怪,努力和懒惰这两个词是完全相反的。

比如说你很努力地在工作,跟你很懒地在偷懒,这是两码事情。

但我想告诫大家的是,在这么多年来,经历过这么多公司这么多同事,这么多下属,包括上司。

很多人的确很努力,但这个努力是表面上的,其实在事实上他很懒惰。

01
你有多少
进步?

比如说你有没有思考过,你去年跟今年差别在哪里

千万不要告诉我说:我去年做50万美元的业绩,今年我做65万美元,我进步了。

NO,这个是根据时间的推移,你的经历你的积累,你的业绩增长,很多时候是自然而然的。

当你从事一个行业很多年以后,你会有你的经验,有你的人脉。

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在于,你今年跟去年相比,你有多少提高,你的进步在哪里?

比如说你去年跟进客户的手法,你跟客户沟通谈判的方式,你的思维方式跟今年相比,有哪些不一样。

又或者你以前跟单的进程1234567,你今年有没有优化,或者说有没有缩短你工作的环节,有没有提高你的效率。

我们抛开业绩,抛开因为工作年限带来的自然而然的增长以外,你自己脱胎换骨的变化有多少?

有哪些地方是你去年根本没有思考到,但是今年突然发现了,突然总结出来一个很好的招数。那这些东西有没有?

所以在职场上,我看到的是:

很多人感觉很努力,早上按时上班,晚上甚至还会加班,但是做了以后发现,他的工作效率其实并不高。

因为我曾经有段时间,会让我的下属给我做周报告,每周五你要把这个礼拜你做的事情给我列出来。

你做了哪些事情,然后重点的给我1234567列出来,然后量化到每一天你做了哪些事情。

很多小事情不用讲,比如说你今天打了一个电话,这个不用说。

但是你要告诉我,比如说今天你跟进A客户你做了哪些事情。

比如说你写了一封邮件给他,这邮件是什么内容,又或者说你跟他来来回回六七封邮件,讲的是一个什么事情。

又或者你今天去工厂催新订单,看看生产得怎么样,又或者你今天安排打样的事情。

没关系,你一天做多少事情,大致给我做简单的论述。

结果我看了以后我发现,其实差别是很大的

不同员工每周的工作量竟然完全不一样,但是同样的职位,差不多的薪水,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异?

那就说明一个情况,有些人工作效率其实很高。

我不是说他偷懒,他工作效率很高,在公司里他手上的工作,其实是一个非饱和的状态。

在公司的8个小时,他可能只要3个小时就能完成所有的工作.

剩余5个小时,那他究竟是上网,聊天或者是休息呢是他自己的事情,我也不会过问。

但是我们可以设想的是,一个高效率的工作跟一个懒散的工作,它的差别是巨大的。

也就是说人与人之间是不一样的,每个人在8小时内完成的工作量是截然不同的。

所以我并不赞成,大家做那种无休止的加班一样的工作,感觉我好像很努力,因为这样做其实是你在欺骗你自己。

你感觉我早上6点起来7点就去公司,晚上可能要到六七点下班,回到家里还要跟客户写邮件,感觉我好像很努力。

但是问题在于,你的努力很多时候是真的努力,还是说,你是用思维上的懒惰去麻痹自己?

有人可能做了10年的业务,但是我一看他Email的水平,跟工作一年的没什么差别甚至更烂。

那说明什么问题?

说明你在日复一日的,做这些没有技术性没有价值的工作,虽然是一个很小的事情,但说明你没有在提高。

那真正增长的情况是什么样子?

你可能最初跟客户沟通,邮件水平很糟糕,但可能一年半以后,就跟美国人写邮件一样简单自如。

从邮件背后,能看到你的思维方式跟过去是完全不一样的。

你已经从被动地去应付客人的邮件,开始去主动地沟通谈判,能够给出建议,做专业的方案,能够跟客户去探讨。

当你自己在脱胎换骨变化的时候,你的客户是可以感觉到的,你的供应商也能感觉到。

所以在他们心里,你的层次,你的地位是在提高的。

02
觉得公司
不公平?

我可以这么说,没有一个人希望跟新手打交道,因为会觉得不信任你,会有各种问题各种麻烦。

但大多数人都会跟一些专业人士打交道,因为他本能地会觉得,你会给他一些很好的建议很好的方案。

然后可以探讨一下,大家如何从中获益,你如何能帮他赚钱。

那这才是客人需要感受到的,也是他最喜欢打交道的人所在,他喜欢跟那些能够做主有权利的人打交道。

所以大家不要说,好像很多时候客人经常不联系你,或者说动不动就去找你老板谈,而不去找你,对你爱理不理的。

大家从自己身上找问题,是否你做的不够好,是否有哪些地方你需要去改进。

你去年可能OK,或者各方面经验还不够。

那过了一年以后,你能不能告诉我,你具体到底有哪些变化呢?

有哪些东西是你去年做不好,但是今年跟去年完全在不一样的层次上?

而这些东西,都不是用时间去简单衡量的。

不是说你工作加班5个小时我就赞赏你,没有,因为在任何公司,老板他看到的是什么,是结果

你今天迟到一个小时,可能老板会训你会让你写检讨,觉得你违反公司制度,但这个大前提是什么?

这大前提,是在于你各种工作没有达到他的要求和希望,没有让他感到惊喜。

换言之,如果你是公司的top sales,那这时你能得到的资源跟别人是不一样的。

你今天迟到了你可以跟老板讲,我昨天晚上在联系客户。

你今天早点走,很多事情都没有问题,关键在于你能把你自己做成什么样子。

不是说公司里人人都是公平的,企业不是做慈善组织,这点大家要明白。

不要跟你的领导去说什么,公司不公平啊,对哪个业务员偏心啊。

我可以告诉大家,公司一定会有偏向,因为公司是赚钱的,他一定会把有限的资源放在值得投资的地方。

当某个员工的能力强,业绩好,那这时他向公司提出的要求,自然而然公司会优先考虑,会给他更多的支持和配合。

比如说老板掏钱去参加展会,公司里可能有20个业务员,老板打算就带5个人去,你觉得他会带哪5个?

一般情况下,老板会带业绩最好的那5个人去,或者是最好的三四个,再带上一两个他觉得非常值得栽培的员工。

而不是说他要去寻求公平,这是不现实的,大家也千万不要往这方面去想。

你能够去证明的,就是你的今天跟你的昨天是不一样的,你通过正常积累以外,你还要有一个加速度。

而这个加速度是不可以用时间去打磨的,你要有一个加速度,就得比正常的增长以外还要提高速度。

这不是说你多花时间就有用的,关键在于你要去动脑筋,去优化一些工作环节。

你不要去等着别人交给你工作,你得自己去想,老板如果让我做这件事情,我如何最快最有效地做好,甚至超过老板的期望。

03
一个
亲身经历

我给大家讲一个我的亲身经历,我曾经的助理,当时应该也就一年多工作经验来做我的助手。

某天有个巴西客人问我要样品,是一个小孩用的玩具飞盘之类的东西。

我就跟助理说,你把它寄给某某客户,然后地址联系方式我邮件发给你。

就这么一件简单的事情,出色的业务助理会怎么做呢?

我的助理没有人教他,但他做的很细。

首先我交代他这个事情的时候,他马上去做,等到他把面单交给我时,补了一份邮件给我。

看了一下的确让我挺震撼

第1步,他把我给他的样品用一个塑料袋包起来。

第2步,塑料袋打孔。

为什么要打孔?因为根据欧美的规则,很多时候用塑料袋包装的小孩子的东西,是必须要在上面打孔的,出于安全的考虑。

因为比如说小孩子他不懂,他会拿塑料袋往头上套,可能会引起窒息,这个风险很大,很多人可能不知道。

但是他可能某天看到什么新闻,或者说什么贸易方面的资讯留意到了,就把这个事情给做了,但事实上过去我从来没有教过他。

打孔完了以后,对产品和打孔的包装拍照。

拍照以后,他为了保存这个东西的完好,上下夹两层纸板,再放到一个带有气泡袋的信封里。

然后一层两层三层,图片全部给你拍清楚,告诉客人具体怎么包装的。

然后他专门用一张纸打印出来,关于这个产品的详情,产品item number是多少?尺寸是多少,材料什么,重量什么。

它的装箱量,20尺,40尺高柜装箱量分别是多少,它的克重。

测试报告也复印一份给客户参考,这些东西全部随样品一起寄走。

东西寄走以后,他专门写一封邮件告诉我东西寄走了,单号是多少。

然后随附的一些图片全部拍好,发给我,我就可以把这个邮件直接转给客人,就非常简单。

那这说明一个什么问题?

说明一个出色的员工,不仅能够领会上司交给你的事情,还可以把它做到最好,完全不用你去操心。

很多人可能会说,有些人做事比较细心,我这个人粗枝大叶。

很多所谓的性格是可以后天去改变的,你生活中可能比较粗枝大叶,但这并不影响你在工作当中非常仔细。

当你可能思考不到的时候,你会把你的工作当成一个流水作业一样。

比如说寄样品12345678910给列出来,你每次要寄样,就从第1步走到第10步,这样的话肯定就是完美无缺的。

当你跟客人沟通的时候发现有什么问题,你再补充,11,12,13,把它加进去。

那这样一年两年三年以后,当每一项工作你都能把它细化和量化的时候,你就能把它做得非常好。

因为你在不断地提高,你也会用你自己去感染和影响你身边的人。

所以这是一个动脑筋的工作,也不是说只是一个很简单很机械化的工作。

这也就是为什么哪怕你做助理做跟单,好的跟糟糕的之间的差距是天差地别的。

那相对应的,大家的收入也是天差地别的。

所以大家不要觉得,我花很多时间在工作上,这就是努力了,但事实上你思维上还是无比的懒惰。

我们不能把自己行动上的努力,当成你自己思维上不思进步,不思进取,懒惰的一种借口。